論文專著:

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譯著1部。
出版專著:
《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日)小崎正光編著 李福壽,金之儉譯 科學出版社 2001年07月01日
發(fā)表中文論文:
1 變壓器繞組軸向振動固有頻率特性的研究 周凱; 邵宇鷹; 金之儉; 張宇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市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上海市電力公司技術與發(fā)展中心 【期刊】華東電力 2011-07-24
2 基于粒子群和人工免疫融合算法的接地網(wǎng)優(yōu)化設計 李越; 王豐華; 金之儉; 吳劍敏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期刊】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1-08-01
3 地下金屬管道對變電站接地網(wǎng)接地電阻及其測量的影響 張海峰; 王豐華; 金之儉; 孫宇輝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滬西供電局 電網(wǎng)技術 2011-01-05
4 短路沖擊下變壓器繞組狀態(tài)在線診斷 邵宇鷹; 徐劍; 饒柱石; 金之儉; 姜益民; 傅堅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電力公司技術與管理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華東電網(wǎng)有限公司; 上海市電力公司 振動與沖擊 2011-02-25
5 基于振動頻響法的變壓器繞組離線檢測 賀兆哲; 王豐華;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電工技術 2011-02-10
6 電力變壓器偏磁試驗電源研制 何大清; 蔡旭; 金之儉; 王豐華 上海交通大學風力發(fā)電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力電子技術 2011-01-20
7 振動法在線監(jiān)測突發(fā)短路時變壓器繞組狀態(tài) 王豐華; 李清;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電力傳輸與功率變換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河南電力試驗研究院 控制工程 2011-07-20
8 振動頻響法與傳統(tǒng)頻響法在變壓器繞組變形檢測中的比較 徐劍; 邵宇鷹; 王豐華; 姜益民; 金之儉; 饒柱石; 傅堅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市電力公司 電網(wǎng)技術 2011-06-05
9 前列腺疾病新療法──體外射頻治療機 張堅; 王志浩; 金之儉; 胡天培 上海交通大學 【期刊】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 1994-11-05
10 新型體外前列腺治療機 張堅; 王志浩; 金之儉; 胡天培 上海交通大學康復工程研究所 【期刊】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1995-03-26
11 前列腺射頻熱療技術的頻率選擇 肖登明; 金之儉; 曹松濤 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學院 【期刊】高電壓技術 1998-12-20
12 國家能源智能電網(wǎng)研發(fā)中心建設簡介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能源智能電網(wǎng)研發(fā)中心 【會議】2010電工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10-08-01
13 考慮土壤電離特性時變電站接地網(wǎng)的暫態(tài)特性 陳有軍; 王豐華; 金之儉; 吳劍敏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10-03-31
14 基于改進小波包算法的變壓器繞組變形的檢測 徐劍; 金之儉; 傅堅; 邵宇鷹; 王豐華; 姜益民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市電力公司;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華東電力 2010-03-24
15 有限元分析法在變電站接地電阻短距測量方法中的應用 王怡華; 王豐華; 金之儉; 吳劍敏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期刊】高壓電器 2010-07-16
16 振動頻響分析法在大型變壓器繞組變形檢測中的應用 邵宇鷹; 徐劍; 饒柱石; 金之儉; 姜益民; 周凱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華東電網(wǎng)有限公司; 上海市電力變壓器修試廠有限公司 【期刊】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10-09-28
17 軸向預緊力對變壓器繞組振動響應幅值的影響 桂順生; 傅堅; 姜益民;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上海市電力公司 【期刊】電工技術 2009-02-10
18 PI算法在變頻恒流電源中的應用 唐衛(wèi)民; 桂順生;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期刊】電工技術 2009-02-10
19 非有效接地電網(wǎng)單相電弧接地故障的建模及仿真 顧榮斌; 蔡旭; 陳海昆; 金之儉; 高偉國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上海電力公司市南供電公司 【期刊】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09-07-10
20 基于振動分析法的變壓器在線監(jiān)測 傅堅; 徐劍; 陳柯良; 王豐華; 姜益民; 金之儉 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上海交通大學 【期刊】華東電力 2009-07-24
21 基于振動頻響法的變壓器繞組變形檢測 徐劍; 邵宇鷹; 金之儉; 饒柱石; 姜益民; 周凱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電力公司; 上海市電力變壓器修試廠有限公司 【期刊】噪聲與振動控制 2009-12-15
22 大型變壓器繞組狀態(tài)振動分析法的試驗研究 唐衛(wèi)民; 傅堅; 邵宇鷹;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期刊】變壓器 2010-01-08
23 中性點絕緣系統(tǒng)單相接地故障辨識與仿真 顧榮斌; 蔡旭; 金之儉; 戴軍瑛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上海電力公司市南供電公司 【期刊】計算機仿真 2010-01-15
24 電勢法和磁場法在直流電弧爐電弧射流數(shù)值模擬中的對比 王豐華; 金之儉; 朱子述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06-04-28
25 直流電弧爐用混沌理論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建模及預測 王豐華; 金之儉; 朱子述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06-06-30
26 表面含有半導電層的高壓絕緣結構的電場的有限元分析 金天雄; 金之儉; 江平開; 朱子述; 黃興溢 上海市電氣絕緣與熱老化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研究所; 上海市電氣絕緣與熱老化重點實驗室 上海 【期刊】絕緣材料 2006-06-20
27 空間電源配電系統(tǒng)的在線監(jiān)測和控制 鈕偉偉;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期刊】微計算機信息 2006-07-20
28 基于故障樹的高壓空間電源可靠性研究 汪洲;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期刊】微計算機信息 2006-09-10
29 斷路器狀態(tài)在線分析技術 汪洲; 金之儉; 凡廣寬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北京市昌平供電公司設計部 上海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06-11-30
30 預緊力對變壓器繞組固有頻率的影響 邵宇鷹; 饒柱石; 謝坡岸; 靜波;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振動沖擊噪聲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振動沖擊噪聲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振動沖擊噪聲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 【期刊】噪聲與振動控制 2006-12-30
31 用于消弧線圈性能實驗研究的高壓模擬電網(wǎng) 汪軍; 蔡旭; 金之儉; 陳恒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系 上海 【期刊】華北電力技術 2007-02-25
32 振動法檢測空載變壓器繞組的壓緊狀態(tài) 謝坡岸; 金之儉; 饒柱石; 朱子述 上海交通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振動沖擊噪聲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實驗室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振動; 噪聲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07-03-30
33 三相偏磁橋路型限流器控制系統(tǒng)研制 竇會明; 蔡旭;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電力自動化設備 2007-05-10
34 擊距理論在新安江電廠壩頂防雷計算上的應用 王躍建; 徐光昶; 金之儉; 李春華 華東電網(wǎng)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發(fā)電廠; 華東電網(wǎng)有限公司生產部;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華東電網(wǎng)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發(fā)電廠 建德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07-06-15
35 基于LabVIEW的偏磁橋路型限流器的測試平臺 李鳴; 潘艷霞; 凌志斌; 蔡旭;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電工技術 2007-03-10
36 PCI-6254數(shù)據(jù)采集卡在10kV模擬電網(wǎng)中的應用 陸建華; 蔡旭;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系 【期刊】電工技術 2008-12-10
37 接地網(wǎng)陰極保護散流電位分布計算 魏暢; 傅堅; 金之儉; 王豐華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市電力公司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期刊】電工技術 2008-08-10
38 500kV自耦變壓器直流偏磁的仿真研究 童莉; 王豐華; 蔡旭;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期刊】電工技術 2008-08-10
39 高準確度自補償小電流互感器的設計與性能測定 周歧斌; 金之儉; 于波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東莞理工學院 上海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03-03-30
40 直流電弧爐電弧等離子體射流的數(shù)值模擬 王豐華; 金之儉; 朱子述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高壓電器 2005-08-25
41 直流電弧爐精煉期內熔池流場和溫度場的數(shù)值模擬 王豐華; 金之儉; 朱子述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工業(yè)加熱 2005-10-30
42 PSD9xxF在在線編程中的應用 王輔 ;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期刊】電子技術 2003-01-12
43 基于PSD9XXF的在線編程技術 王輔;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電子器件 2003-03-15
44 絕緣介質損耗角的數(shù)字化測量研究 金之儉; 肖登明; 王耀德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超高壓輸變電公司 【期刊】高電壓技術 1999-03-20
45 基于雙音多頻的遠程無線控制器 王輔 ;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上海 【期刊】電子技術 2002-10-12
46 變壓器繞組變形診斷中的等效模型參數(shù)辨識 朱明林; 金之儉; 朱子述 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學院 【期刊】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01-04-30
47 三相泄漏電流和的變化反映容性設備的絕緣狀態(tài) 金之儉; 黃結成 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學院 上海 【期刊】高電壓技術 2001-12-30
48 軸向預緊力對變壓器繞組固有頻率的影響 桂順生; 金之儉; 王豐華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會議】08全國電工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8-10-01
49 大型變壓器振動分析法的試驗研究 唐衛(wèi)民; 桂順生; 金之儉 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會議】08全國電工測試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8-10-01
媒體報道:

激流勇進 開創(chuàng)電力新時代——記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家能源智能電網(wǎng)(上海)研發(fā)中心副主任金之儉
隨著清潔能源的開發(fā)、智能電網(wǎng)的建設在全球刮起一陣颶風,一位在我國的電力能源建設上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他多年來致力于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的研究,在傳統(tǒng)領域推陳出新,在新興領域不斷開拓。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國家能源智能電網(wǎng)(上海)研發(fā)中心副主任金之儉。
早期在上海交通大學求學期間,金之儉師從中國高電壓技術的元老級人物唐耀宗教授,唐教授發(fā)明的腎結石粉碎治療機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唐教授在科學研究中表現(xiàn)出的超人的才能和堅強的意志深深地感染了金之儉,讓這個初入學術殿堂的年輕人決定畢生專注于科研事業(yè)。1990年,金之儉研究生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留校任教,自此,他就在上海交大這片熱土上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從事科學研究。
2003年,金之儉赴瑞士CERN(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參加由丁肇中教授領導的國際空間站AMS項目,這段經(jīng)歷給了金之儉一個開拓國際視野的良機,國際大師丁肇中教授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縝密的組織流程都使其收益良多,為后期回國領導項目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推陳出新,傳統(tǒng)領域結碩果
在唐耀宗的影響下,金之儉早期的研究主要在醫(yī)療器械方向。1994年,金之儉發(fā)明了體外前列腺治療儀,該技術成果當時以55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日本安西醫(yī)療器械公司,可以說是學校技術出口的先行者。
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學科領域之間的交叉越來越頻繁。金之儉告訴記者:“我是一個思想活躍的人,雖然所研究的專業(yè)是高電壓技術,但樂于接受新的事物,樂于與其他學科老師交往!闭沁@種海納百川的科研方式促成了很多新的成果和方向,變壓器繞組狀態(tài)振動檢測法的發(fā)明就是其中之一。
1998年開始,金之儉任上海交通大學電力學院高電壓技術研究所所長,領導高壓研究所在傳統(tǒng)領域研究上不斷開拓思路,尋求新的突破。在變壓器繞組狀態(tài)振動檢測法的研究中,金之儉與上海交通大學機動學院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形成了國際上獨樹一幟的非電量振動檢測方法。經(jīng)鑒定,該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國際上首創(chuàng)。在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研發(fā)的產品已進入上海、河南、江西、安徽等地,并在國家電網(wǎng)500kV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中得到了應用。
憑著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2006年,變壓器繞組狀態(tài)振動檢測法獲得上海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其它相關項目也先后獲得教育部、國家電網(wǎng)公司、上海市等的多個獎項。成績并沒有使金之儉停下研究的腳步,金之儉和他的科研團隊還在積極參與制定相關標準,并承擔了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變壓器在線監(jiān)測關鍵技術研究”,可望在今后幾年取得更多的成果,在電力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也是金之儉最為期待的。
關注環(huán)保,開發(fā)清潔新能源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飛速發(fā)展,2006年,金之儉教授開始介入風力發(fā)電技術的研究,并參與建立了風電研究團隊。
風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分布廣泛。與傳統(tǒng)能源相比,風力發(fā)電不依賴外部能源,也沒有碳排放等環(huán)境成本。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實現(xiàn)能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使用無污染的能源代替以往普遍應用的火力發(fā)電。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開發(fā)利用風力資源大有可為。
金之儉從一開始就非?春煤椭匾曪L力發(fā)電技術的發(fā)展。他深知,人才戰(zhàn)略是每個研發(fā)中心最重要的政策,為此,金之儉廣泛吸納人才,組建起了一支高素質的研究團隊,承擔了上海輸配電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經(jīng)委的風電相關重大課題。
在開發(fā)新能源的同時,他還積極推動能源的低碳消費方式。我們知道,汽車燃燒汽油、柴油產生的尾氣是現(xiàn)代環(huán)境污染源之一,為此,從上個世紀末開始,各國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和生產。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以電為能源,由電動機驅動行駛,不再產生新的污染,對環(huán)境保護和空氣的潔凈是十分有益的。金之儉領導的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研究小組與上海市電力公司通力合作,去年底獲得了科技部“863”智能電網(wǎng)專項課題“電動汽車智能充放儲一體化電站系統(tǒng)及工程示范”,個人擔任了項目副組長。不久的將來,這一技術將在嘉定國際汽車城展開示范應用。
迎難而上,構建智能新電網(wǎng)
進入新世紀以來,智能電網(wǎng)的研究和建設蓬勃發(fā)展,金之儉也向智能電網(wǎng)的科研高峰發(fā)起了進攻。
金之儉介紹,智能電網(wǎng)是應用先進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電網(wǎng)結合而構成的安全、高效、環(huán)保的新一代電網(wǎng),智能電網(wǎng)的建成能實現(xiàn)清潔能源的大規(guī)模利用。2009年,金之儉負責申請的國家發(fā)改委能源局“國家能源智能電網(wǎng)(上海)研發(fā)中心”項目獲得了通過,并承擔了中心的領導工作。從此,金之儉就在這個平臺上大刀闊斧地施展才能。
起步之初,金之儉面臨很多困難。由于這是一個全新的規(guī)模巨大的工程,是最先進的IT通訊、能源、新材料、傳感器等技術的集合,缺乏人員,缺乏技術。但這一切都難不倒善于把各學科融會貫通的金之儉,他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說:“智能電網(wǎng)除了儲能和超導技術需要重點突破之外,更多的是技術的集成,更依靠理念的創(chuàng)新,這需要更多的學科交叉和思想上的突破,可能也比較適合我的性格,一直有新的理念和思想提出”。正是憑著這種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和迎難而上的科研精神,金之儉很快就把智能電網(wǎng)的研究工作開展起來了。
兩年時間里,金之儉在智能電網(wǎng)的研發(fā)上傾注了全力。立足于基礎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超前新技術的研發(fā),金之儉帶領研發(fā)中心與國內外高校、企業(yè)和科研機構廣泛開展合作。國際上與美國佐治亞理工、英國劍橋等著名高校以及西門子、施奈德、IBM、AREVA等著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聯(lián)系,并成功引進了多位優(yōu)秀人才;國內與國家電網(wǎng)和南方電網(wǎng)公司密切合作,2010年底與兩大電網(wǎng)公司合作成功申請獲得了科技部“863”智能電網(wǎng)專項中的4個課題。而超導、智能電力設備、智能變電站、智能配網(wǎng)等項目都以各種方式與企業(yè)建立了合作,使先進的智能電網(wǎng)技術結合產業(yè)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我們相信,智能電網(wǎng)將會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享受到智能化的電網(wǎng)帶來的便利。
關注前沿,拓展科研新方向
智能電網(wǎng)是21世紀電網(wǎng)的發(fā)展趨勢,在建設過程中,有很多技術難關需要突破,目前金之儉正致力于超導技術的研發(fā)工作。
超導技術被喻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潛力的電工技術,許多國家已將發(fā)展超導產業(yè)上升到戰(zhàn)略高度。金之儉認為,超導技術的發(fā)展將對未來的電力工業(yè)帶來革命性的影響,他希望在這個電工學科最具前景的領域開拓一個新的方向。
事實上,2010年,金之儉參與的超導研究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首先,從美國引進的專家領導的超導帶材研發(fā)團隊提前超額完成了科技部“863”百米百安倍的預定任務,2010年年底已達到了200A百米帶材的水平,目前正向500A/500m的目標挺進。其次,研發(fā)中心從英國劍橋大學引進了超導應用技術的專家,圍繞著新一代電阻型超導限流器開展研發(fā),半年時間里組建了由超導材料、超導試驗、低溫制冷、低溫絕緣、電力應用等研究小組組成的研發(fā)團隊,實驗室也初具規(guī)模。目前,項目已得到贛商集團的大力支持,3年內將投入2億資金推動超導應用的發(fā)展。研發(fā)中心將會進一步通過加強合作和引進人才推動超導應用技術的研發(fā)。
結語
科技創(chuàng)新是永恒的,是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核心,也是金之儉二十載科研歷程的總結。在這條百舸爭流的創(chuàng)新之路上,金之儉已取得累累碩果,如今,他依然在這條路上激流勇進、奮勇直前。
文章來源:《科學中國人》2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