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男女啪啪做爰高潮全过长,欧美午夜特黄AAAAAA片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教學情況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郭少斌,男,漢族,山東人,博士后,黨員。 現(xiàn)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發(fā)表第一作者文章60余篇,其中6篇被SCI檢索,11篇被EI檢索,2篇被CA檢索,出版專著3部。獨立主持并參加科研多項(含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家973項目,1項國土部油氣中心項目),其中獲地礦部三等獎三項,校內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多次被評為校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青年教師,并獲第八屆  “五•四”青年地質學家獎,F(xiàn)為北京市精品課《沉積學基礎》和教學團隊的主要成員,美國石油地質家學會(AAPG)會員。2011年10月被“科學中國人”報道  ,2012年6月被“中國科學報”報道。

教育及工作經(jīng)歷:

1980年,考入武漢地質學院石油系。 1983年入黨。

1984年,畢業(yè)被分配到長春地質學院任教。

1993年至1998年7月,長春地質學院石油教研室主任。

1994年,地礦部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98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事博士后工作。

2000年9月至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任教。

社會任職:

1. 美國石油地質家學會(AAPG)會員。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北京市精品課《沉積學基礎》和教學團隊的主要成員。

1. 沉積學基礎,本科生專業(yè)基礎課,周學時4,四屆,240人。

2. 石油構造,本科生專業(yè)課,周學時4,三屆,70人。

3. 油氣勘查方法與技術,本科生專業(yè)課,周學時4,四屆,400余人。

承擔的實踐性教學:

1. 沉積學實驗,周學時2,三屆,180名學生。

2. 指導本科生畢業(yè)設計六屆,每屆12周,共30名學生。

承招生專業(yè):

  礦產(chǎn)普查與勘探、能源地質工程、油氣田開發(fā)工程

培養(yǎng)研究生情況:

培養(yǎng)碩士46名,博士3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1、層序地層學; 2、儲層預測與評價;3、油氣資源評價(含頁巖氣等非常規(guī))。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并參加科研多項(含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家973項目,1項油氣中心項目)。

1. 勝利油田“臨南洼陷北部沙三段沉積與儲層特征研究”,2003.10-2004.5,項目負責人。

2. 冀東油田“南堡凹陷灘海地區(qū)東營組層序地層”,2004.6-2004.12,項目負責人。

3. 遼河油田“遼河盆地桃圓-大平房地區(qū)沉積儲層特征研究”,2004.3-2004.12,項目負責人。

4. 杭州地質研究院“桂中坳陷地震鉆井層序地層研究”,2007.10-2008.4,課題負責人。

5. 中石化研究院“塔中-塔北地區(qū)志留系層序地層及柯坪塔格組上段沉積微相研究”,2006.8-2007.10,項目負責人。

6. 青海油田“三湖坳陷北斜坡獅子溝組—七個泉組層序地層研究”,2010.8-2011.4,項目負責人。

7. 冀東油田“南堡凹陷下第三系高精度層序地層與隱蔽油氣藏預測研究”,2002.6-2003.12,主要參加人。

8.長慶油田“周家灣—樓房坪地區(qū)長8沉積微相及油藏富集規(guī)律研究”,2010.9–2011.9,項目負責人。

9.浙江油田“JQ1和JQ2井單井地質評價”, 2011.11—2012.6,項目負責人。

10.長慶油田“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富有機質頁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研究”,2011.8—2012.8,項目負責人。

11.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鄂爾多斯盆地及外圍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與選區(qū)”,項目負責人。

12.國土資源部科技計劃項目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和選區(qū) 郭少斌 國務院其他部委

科研成果:

1. “松遼盆地白堊紀構造—沉積演化特征及多參數(shù)找油氣模式的探討”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2.“伊舒地塹中(新)生代沉積盆地構造演化及其找油模式”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

3.“英臺—四方坨子地區(qū)沉積微相工業(yè)制圖研究”,1993年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第一獲獎人)。

 發(fā)明專利: 

1 一種高效低成本的地熱利用系統(tǒng) 毛小平;郭少斌;李克文;肖建新;陳永進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專利 2015-07-29 2015-11-11

論文專著:


發(fā)表第一作者文章60余篇,其中6篇被SCI檢索,11篇被EI檢索,2篇被CA檢索,出版專著3部。

出版專著:

1《多參數(shù)油氣預測與評價》,郭少斌,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2年。

2《油氣綜合勘探方法》,郭少斌,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006年。

3《柴達木盆地三湖坳陷第四系應用層序地層》,郭少斌,北京:地質出版社,2006年。

發(fā)表英文論文:

1.GUO Shaobin,ZHAO Pengda, Control Factors of Solutional Voids in Feldspars and Favorable Zone Forecast of Chang 2 Oil Reservoir Group in the Midwest Ordos Basin,ACTA GEOLOGICAL SINICA, 2007. 81(5),798~804(被SCI檢索)

2.Shaobin Guo,.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Quaternary Qigequan group,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08,50, 755~762(被SCI檢索)

3.Shaobin Guo,The Influence of the Preexisting Topography on the depositionary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er Jurassic reservoir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Central Western Ordos Basin,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75, 129-134(被Sci檢索)

4.Wang Yigang, GUO Shaobin, Yu Wenying,Opportunities for and Challenges Facing China’s Oil and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Low-carbon Economy,Energy Procedia,2011,5,2048–2053(被EI檢索) 

發(fā)表中文論文:

1 威信凹陷龍馬溪組頁巖成藏條件分析 冀昆; 郭少斌; 余春昊; 毛文靜; 姜黎明; 李新; 曹先軍 地質科技情報 2017/03

2 湘鄂西地區(qū)上震旦統(tǒng)陡山沱組頁巖微觀孔隙特征及主控因素 孫寅森; 郭少斌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7/01

3 低熟頁巖生烴特征的熱模擬實驗研究 優(yōu)先出版 郭少斌; 毛文靜; 馬嘯 地學前緣 /

4 溶孔發(fā)育的含瀝青質碳酸鹽巖核磁共振特征分析——以四川盆地高磨地區(qū)龍王廟組儲層為例 優(yōu)先出版 冀昆; 郭少斌; 李新; 羅燕穎; 姜黎明; 李孜虎; 郭用梅 天然氣地球科學 /

5 基于圖像分析技術的頁巖微觀孔隙特征定性及定量表征 孫寅森; 郭少斌 地球科學進展 2016/07

6 精細構造解釋及儲層預測技術在輪南地區(qū)的應用 何翠; 郭少斌; 唐瑾; 張海祖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6/03

7 擬聲波反演技術在輪南地區(qū)的應用 何翠; 郭少斌; 唐瑾; 張海祖; 張雪輝; 譚建波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6/03

8 巴楚北部寒武系沉積相及儲層特征評價 優(yōu)先出版 何翠; 郭少斌; 呂修祥; 田磊 特種油氣藏 2016/03

9 渤海灣盆地南堡凹陷南部古近系沙河街組一段古水體特征 杜慶祥; 郭少斌; 沈曉麗; 曹中宏; 張曉龍; 李媛姝 古地理學報 2016/02

10 沁水盆地煤系地層頁巖氣儲層特征及評價 付娟娟; 郭少斌; 高全芳; 楊杰 地學前緣 2016/02

11 鄂爾多斯盆地東緣上古生界頁巖特征及含氣量 優(yōu)先出版 郭少斌; 趙可英 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12 中國海陸交互相頁巖氣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 郭少斌; 付娟娟; 高丹; 李賀洋; 黃家國 石油實驗地質 2015/05

13 南堡凹陷南部沙一段控砂模式 優(yōu)先出版 杜慶祥; 郭少斌; 曹中宏; 張曉龍; 李媛姝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6/02

14 海陸過渡相頁巖氣儲層孔隙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為例 趙可英; 郭少斌 石油實驗地質 2015/02

15 基于GIS矢量模型的油氣資源數(shù)據(jù)庫設計與研究 鄭紅梅; 郭少斌 石油工業(yè)計算機應用 2015/01

16 基于SEM、NMR和X-CT的頁巖儲層孔隙結構綜合研究 黃家國; 許開明; 郭少斌; 郭合偉 現(xiàn)代地質 2015/01

17 中揚子地區(qū)震旦系陡山沱組頁巖儲層孔隙結構特征 徐祖新; 郭少斌 現(xiàn)代地質 2015/01

18 微量元素分析在南堡凹陷南部的應用 優(yōu)先出版 張曉龍; 冀華麗; 李媛姝; 楊帆; 郭少斌 特種油氣藏 2015/02

19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頁巖儲層含氣性影響因素及儲層評價 郭少斌; 趙可英 石油實驗地質 2014/06

20 鄂爾多斯盆地東緣上古生界泥頁巖儲層定量表征 趙可英; 郭少斌; 劉新社; 趙會濤; 侯云東; 王懷廠 科技導報 2014/32

21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非常規(guī)天然氣綜合勘探前景 郭少斌; 鄭紅梅; 黃家國 地質科技情報 2014/06

22 頁巖氣儲層孔隙結構分形特征研究 徐祖新; 郭少斌; 喬輝; 李海明 非常規(guī)油氣 2014/02

23 頁巖儲層礦物組分分形特征研究 徐祖新; 郭少斌 復雜油氣藏 2014/03

24 基于氬離子拋光-SEM和ImageJ軟件的頁巖儲層孔隙結構分析——以中揚子地區(qū)陡山沱組為例 優(yōu)先出版 徐祖新; 郭少斌 東北石油大學學報 2014/04

25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頁巖熱模擬實驗 黃家國; 郭少斌; 劉新社; 趙會濤; 侯云東; 王懷廠 世界地質 2014/02

26 寧東地區(qū)延安組泥頁巖油氣資源勘探潛力評價 黃家國; 郭合偉; 郭少斌; 王海波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4/11

27 基于NMR和X-CT的頁巖儲層孔隙結構研究 徐祖新; 郭少斌 地球科學進展 2014/05

28 擬波阻抗反演在葡北油田儲層沉積微相刻畫中的應用 曹彤; 郭少斌 科技導報 2013/33

29 頁巖氣儲層含氣性影響因素及儲層評價——以上揚子古生界頁巖氣儲層為例 郭少斌; 黃磊 石油實驗地質 2013/06

30 精細地震構造解釋在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 曹彤; 郭少斌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3/04

31 臨盤油田盤河構造西翼沙四段斷層封堵樣式 趙可英; 郭少斌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13/04

32 鄂爾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組頁巖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潛力 郭少斌; 王義剛 石油學報 2013/03

33 高分辨率層序格架約束的地震反演及應用 曹彤; 郭少斌 科技導報 2013/09

34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西組頁巖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潛力 付金華; 郭少斌; 劉新社; 王義剛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3/02

35 柴西南躍進斜坡區(qū)下干柴溝組層序地層研究 王波; 薛建勤; 崔曉松; 曹彤; 丁旭光; 郭少斌 石油實驗地質 2012/04

36 鄂爾多斯盆地環(huán)縣地區(qū)長8油氣富集規(guī)律及有利目標優(yōu)選 程啟貴; 牛小兵; 梁曉偉; 王成玉; 辛紅剛; 郭少斌 資源與產(chǎn)業(yè) 2012/02

37 用等溫吸附方法正確評價泥頁巖吸附氣含量 郭少斌; 王義剛; 孫寅森; 徐祖新 海峽科技與產(chǎn)業(yè) 2012/Z1

38 快速評價泥頁巖含氣性及游離氣含量的方法 郭少斌; 王義剛 中國科技財富 2012/01

39 應用灰色系統(tǒng)理論評價松遼盆地北部葡萄花油田儲層 王亞婧; 郭少斌 巖性油氣藏 2011/05

40 灰色關聯(lián)分析在鄂爾多斯盆地環(huán)縣地區(qū)長8儲層評價中的應用 王震; 郭少斌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1/07

41 頁巖氣成藏機理研究 徐祖新; 郭少斌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11/06

42 儲層物性建模在高升油田高2區(qū)蓮花油層油藏描述中的應用 孫寅森; 郭少斌; 邵燕林 巖性油氣藏 2010/S1

43 鄂爾多斯盆地中西部長6油層組儲層綜合評價 程啟貴; 郭少斌; 王海紅; 王成玉; 梁曉偉 石油實驗地質 2010/05

44 灰色關聯(lián)分析在鄂爾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區(qū)長6儲層評價中的應用 王志超; 郭少斌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09/24

45 大慶油田資源量增長趨勢及其主控因素解析 李嘉光; 郭少斌; 陳朝玉 地學前緣 2009/06

46 “石油構造分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效果 丁文龍; 陳昭年; 何登發(fā); 郭少斌; 毛小平 中國地質教育 2009/03

47 灰色系統(tǒng)理論關聯(lián)法在儲層評價中的應用——以葡北油田部分井為例 夏學領; 蒙華軍; 郭少斌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09/03

48 單井約束條件下的儲層建模方法 彭成敏; 郭少斌; 李杰; 鄭學超 內蒙古石油化工 2009/01

49 三湖坳陷第四系七個泉組層序地層及有利目標預測 郭少斌; 陳成龍 地學前緣 2008/02

50 綏濱坳陷中生界層序地層特征及油氣勘探遠景 郭少斌; 王紅亮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8. 35(1),44~51(被EI檢索)

51 利用米蘭科維奇旋回劃分柴達木盆地第四系層序地層 郭少斌; 陳成龍 地質科技情報 2007/04

52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泥盆系層序地層及有利儲層分布 郭少斌; 洪克巖 石油學報 2007. 28(3),44~50(被EI檢索)

53 陸相斷陷盆地層序地層模式 郭少斌 石油勘探與開發(fā) 2006. 33(5),548~552(被EI檢索)

54 陸相斷陷盆地層序類型及隱蔽圈閉預測 郭少斌 地質科技情報 2006/05

55 遼河凹陷東部桃園—大平房地區(qū)東營組層序地層及沉積特征 郭少斌 現(xiàn)代地質 2006/03

56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長2油層組次生孔隙控制因素及有利區(qū)預測 郭少斌; 杜佳; 林小云 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 2006/04

57 周家灣地區(qū)前侏羅紀古地貌恢復及油氣富集規(guī)律 郭少斌; 孫紹寒 地球科學 2006,31(3),372~377(被EI檢索)

58 “和諧教育”指導下的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郭少斌 中國地質教育 2005/04

59 松遼盆地東嶺地區(qū)幕式成藏分析 郭少斌 石油實驗地質 2005/02

60 變異函數(shù)在薄互層砂體研究中的應用 周永炳; 劉國志; 郭少斌; 陳國勛 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 2003/01

61 USGS“2000世界油氣評價”待發(fā)現(xiàn)油氣資源預測法 王炯輝; 劉葵; 徐兵; 張岳橋; 張峰; 郭少斌 中國地質礦產(chǎn)經(jīng)濟 2002/12

62 非震綜合物化探油氣預測 郭少斌; 王南萍 現(xiàn)代地質 2002/04

63 非常規(guī)綜合物化探油氣預測研究 徐翔軍; 劉玉梅; 郭少斌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02/04

64 松遼盆地德惠凹陷深層含油氣系統(tǒng)劃分 郭少斌; 劉玉梅 石油實驗地質 2002/04

65 原油中有害微量元素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 郭少斌 地學前緣 2000/S2

66 空間源巖性探測技術在油氣勘探中的應用 郭少斌 地質科技情報 2000/01

67 非震物化探綜合信息油氣預測研究 郭少斌; 劉慶海 石油實驗地質 2000/01

68 巖性探測技術在油氣勘探中的應用,郭少斌 地質科技情報,2000,19(1),89~90(被EI檢索)

69 松南西部斜坡區(qū)層序地層格架中的油氣勘探模型 李想; 程日輝; 郭少斌; 崔寶琛; 郭巍; 董清水; 朱建偉 古地理學報 1999/04

70 陸相盆地層序及體系域模式——以松遼盆地西部斜坡為例 郭少斌; 曲永寶; 王樹學 地質科技情報 ,1998,17(4)(被EI檢索)

71 松遼盆地層序地層學研究新認識 郭少斌; 孫少波 巖相古地理 1998/01

72 松遼盆地層序地層學研究新認識 郭少斌; 孫少波 巖相古地理 1998/01

73 松遼盆地南部西斜坡層序地層與油氣聚集規(guī)律 郭少斌 石油實驗地質 1997/04

74 松遼盆地西部斜坡區(qū)坳陷期層序地層發(fā)育控制因素分析 郭巍; 劉招君; 崔寶琛; 郭少斌; 李想; 董清水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1997/03

75 灰色聚類自動識別巖性及微相 郭少斌; 董清水; 劉忠群 沉積學報 1996/02

76 地質大學生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方法新認識 董清水; 郭少斌; 朱建偉; 郭巍; 王冬梅; 單玄龍 中國地質教育 1996/02

77 吉林雙陽地區(qū)多期聚煤作用及找煤方略探討 董清水; 郭少斌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1995/03

78 松遼東緣中生代含煤盆地充填序列及在能源勘探中的意義 程日輝; 徐翔軍; 郭少斌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1995/03

79 應用灰色系統(tǒng)理論對一棵樹地區(qū)構造圈閉評價 郭少斌; 朱建偉; 杜旭東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1995/01

80 《石油地質學》教學改革嘗試 郭少斌; 李福迎; 朱建偉; 楊光; 王冬梅 中國地質教育 1994/04

81 綜合利用測井曲線研究英臺地區(qū)沉積微相──以青三段二砂組為例 郭少斌; 匡立春; 杜旭東 巖相古地理 1994/04

82 應用模糊評判法預測延吉盆地含油氣有利勘探區(qū) 郭少斌; 朱建偉; 陶青龍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1994/03

83 應用特征分析法預測松遼盆地扶余油層有利勘探區(qū) 郭少斌; 劉招君; 劉萬洙; 楊光 石油實驗地質 1994/02

84 伊舒地塹的構造-沉積演化及其聚油條件 周永勝; 王東坡; 楊丙中; 孫春巖; 郭少斌 巖相古地理 1993/05

85 吉林省雙陽地區(qū)油氣地球化學勘探及物化探多參數(shù)研究 孫春巖; 牛濱華; 郭少斌; 喬葆 吉林地質 1992/04

86 物化探多參數(shù)在小合隆地區(qū)找油氣中的應用 郭少斌; 劉萬洙; 劉招君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1992/04

會議論文:

1 巴楚北部寒武系沉積相及儲層特征評價 何翠; 郭少斌; 呂修祥 2015年全國沉積學大會 中國會議 2015-10-24

2 高性能耐二氧化碳多通道混合導體中空纖維氧滲透膜 朱佳偉; 郭少斌; 劉鄭堃; 金萬勤 2015年中國化工學會年會 中國會議 2015-10-17

3 多孔修飾層對中空纖維混合導體膜氧滲透性能的影響研究 郭少斌; 朱佳偉; 劉鄭堃; 金萬勤 2015年中國化工學會年會 中國會議 2015-10-17

4 基于溴化鉀紅外光譜和顯微紅外光譜的頁巖組分定量表征 徐祖新; 郭少斌 第十三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 中國會議 2014-10-25

榮譽獎勵:


1.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松遼盆地白堊紀構造—沉積演化特征及多參數(shù)找油氣模式的探討)。

2.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伊舒地塹中(新)生代沉積盆地構造演化及其找油模式)。

3.1993年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英臺—四方坨子地區(qū)沉積微相工業(yè)制圖研究),第一獲獎人。

4.獲中國地質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

5.1993、1994年被評為校先進工作者。

6.1994年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

7.第八屆 “五•四”青年地質學家獎等稱號。   

媒體報道:


醉心地質搞科研 精心雕琢育英才

——記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郭少斌教授

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部電影,名叫《年輕的一代》,影片描述了幾個由上海到邊遠地區(qū)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工作的青年人,通過他們在對待生活、友誼、愛情和事業(yè)諸方面的不同態(tài)度,引發(fā)出該怎樣去教育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爭做貢獻的主題。其中,影片中主人公肖繼業(yè)獻身地質事業(yè)的故事打動了許許多多的年輕人,郭少斌便是其中的一位。年少的郭少斌從此立志,要成為一名像肖繼業(yè)一樣的地質隊員,為國家尋找寶藏!

1980年高考的時候,郭少斌以第一志愿報考了武漢地質學院石油地質專業(yè),幸運的是,作為在校大學生,學校為郭少斌和他的同學們首次開設了《地震地層學解釋基礎》這門課程,這門課程為郭少斌開啟了一扇初步了解地質地層知識的窗戶,也為他今后的職業(yè)生涯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從1990年至2000年,郭少斌主要從事層序地層學和非震物化探油氣綜合勘探方面的科研工作,非震物化探油氣綜合勘探方面的工作主要受到了碩士生導師楊丙中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世稱教授、博士后導師趙鵬大院士的學術啟迪,并在這個領域做了一定的探索。在層序地層學方面主要受到了中國地質大學李思田教授、鄧宏文教授、林暢松教授、樊太亮教授和魏魁生教授等的學術影響,也受到了中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顧家裕教授、吳因業(yè)教授和薛良清教授等的學術影響,同時受到了中國石油大學朱筱敏教授、紀友亮教授和王英民教授等以及成都理工大學鄭榮才教授等的學術影響。

或許正是老一輩地質工作者傳承給郭少斌對科研事業(yè)如生命般的信仰,讓他在科研道路勇攀高峰、迭創(chuàng)輝煌,如今,已為人師的郭少斌同樣將這一份信仰繼續(xù)傳遞給他的學生!芭嘤蒲腥瞬啪拖裆忱锾越、璞里琢玉,不僅要慧眼識人,還要能夠耐心細致、切磋琢磨,循先天稟賦治傳世良器!闭劶敖逃聵I(yè),郭少斌滿腔熱情。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惫俦蠼淌诎褜逃聵I(yè)的全部熱愛都投入到了一線教學中。1984年大學畢業(yè)后郭少斌被分配到長春地質學院任教,在1990年之前這段時間主要從事教學工作,主講了地震地層學和石油地質學兩門課程,并編寫了《地震地層學》和《石油地質學》兩本校內教材。

在長春地質學院工作期間,郭少斌受到了當時能源系主任劉招君教授的賞識和幫助,并于1993年被任命為石油地質教研室主任(當時是全校最年輕的教研室主任之一),1994年被地礦部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2000年,郭少斌博士后出站并留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任教后,到2010年這十年時間里,主要從事層序地層學和儲層預測與評價方面的工作。在層序地層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認識,主要是較早提出了層序可以四分體序域的理論設想,在后期又提出了Cross層序內二分體系域劃分理論是Vail層序內三分體序域劃分理論的一個特例,即當水平面沒有下降到坡折帶之下時,層序內的體系域是二分的;當水平面下降到坡折帶之下時,層序內的體系域是三分的,提出在盆地不同演化階段體系域是三分和二分的交替,并非絕對的三分或二分。

談及未來的計劃,郭少斌表示,自己主要想從事層序地層學、儲層預測與評價以及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評價方面的科研工作。郭少斌認為非常規(guī)油氣尤其是頁巖氣和頁巖油具有非常大的勘探前景,為此在2011年4月份的時候他參加了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辦的頁巖氣國際學術研討會。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二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的郭少斌已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他知識淵博,和藹可親,是深受學生們喜愛的老師。同時,他在科研上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1、出版了三本專著,代表性專著為《油氣綜合勘探方法》(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6年);以第一作者發(fā)表論文40余篇,其中3篇被SCI檢索,6篇被EI檢索。代表性論文有“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Quaternary Qigequan group, Qaidam Basin, we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08,50, 755~762(被Sci檢索)”,“The Influence of the Preexisting Topography on the depositionary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er Jurassic reservoir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Central Western Ordos Basin,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75, 129-134(被SCI檢索)。”2、主持代表性項目為“英臺—四方坨子地區(qū)沉積微相工業(yè)制圖研究”(吉林油田,91-93.3,該課題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為第一獲獎人),“臨南洼陷北部沙三段沉積與儲層特征研究”(勝利油田,2003.10-2004.5,項目負責人),“南堡凹陷灘海地區(qū)東營組層序地層”(冀東油田,2004.6-2004.12,項目負責人),“遼河盆地桃圓-大平房地區(qū)沉積儲層特征研究”(遼河油田,2004.3-2004.12,項目負責人),“桂中坳陷地震鉆井層序地層研究”(杭州地質研究院,2007.10-2008.4,課題負責人),“塔中-塔北地區(qū)志留系層序地層及柯坪塔格組上段沉積微相研究” (中石化研究院,2006.8-2007.10,項目負責人),“三湖坳陷北斜坡獅子溝組—七個泉組層序地層研究”(青海油田,2010.8-2011.4,項目負責人),“鄂爾多斯盆地及外圍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與選區(qū)”(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在研)。參加代表性項目為“南堡凹陷下第三系高精度層序地層與隱蔽油氣藏預測研究”(冀東油田,2002.6-2003.12,主要參加人)。

回首過往,郭少斌表示:“之所以能做一點點工作,主要凝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結晶:一是家人的理解,二是導師的厚愛,三是學生的辛勤勞動,四是朋友和同事的鼎力相助。借此機會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此外,他也表示自己身上還有許多不足,比如缺乏耐心、性情急躁、說話太直和學術鉆研不夠深入等,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定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國的石油地質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來源:《科學中國人》2011年第20期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