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男女啪啪做爰高潮全过长,欧美午夜特黄AAAAAA片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發(fā)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蔣亞東,1964年2月生,F(xiàn)為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材料與元器件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教育及工作經(jīng)歷:

1986年畢業(yè)于電子科技大學。

1989年獲碩士學位。

2001年獲博士學位。

2006年任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院長。

學術兼職:

1、部級電子元器件技術專家組專家。

2、《傳感器技術》、《儀器技術與傳感器》、《傳感技術學報》編委。

3、美國AAAS會員。

4、《Sensors & Actuators》審稿人。

5、教育部新型傳感器重點實驗室主任。

6、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7、四川省新材料專家組成員。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光電薄膜與集成器件、有機電子材料及器件、敏感材料及傳感器、光電材料及器件等。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負責和承擔了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863”計劃、“973”重大基礎研究及部、省級等重點科研項目50余項,完成鑒定(或驗收)35項。

科研成果:

近年來在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敏感材料及傳感器等相關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及部(。┘壙萍吉剟20余項。

1 頭盔用溫濕度一體化傳感器 蔣亞東;徐建華;王濤;謝光忠;吳志明;黃春華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2003

2 電子聚合物濕敏傳感器 蔣亞東;吳志明;王濤;謝光忠;徐建華;黃春華;楊大本;陳向東;李媛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2001

3 電子聚合物自組裝超薄膜二氧化氮(NO_2)氣體傳感器 蔣亞東;吳志明;陳向東;王濤;李丹;謝光忠;黃春華;謝丹;徐建華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2000

4 電子聚合物NO_x氣體傳感器陣列技術研究 蔣亞東;謝光忠;徐建華;王濤;吳志明;唐先忠;杜曉松;李偉;太惠玲;李紹榮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2006

5 聚乙烯二氧噻吩及其在片式固體電容器中的應用 蔣亞東;唐先忠;徐建華;黃春華;楊亞杰;王濤;李偉;謝光忠;吳志明;于軍勝;彭冬梅;方鳴;趙靜波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2006

6 新型有機電致發(fā)光材料 蔣亞東;唐先忠;王濤;吳志明;徐建華;謝光忠;黃春華;陳向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5

7 納米雜化復合光鐵電薄膜及效應研究 陳向東;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9

8 聚合物陰極固體電解電容器 徐建華;楊亞杰;蔣亞東;唐先忠;黃春華;王洪 電子科技大學 2006

資料更新中……

發(fā)明專利:


1 一種濺射薄膜高溫壓力傳感器 蔣亞東;杜曉松;李偉;謝光忠;于軍勝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7-18

2 一種具有空穴傳輸調控特性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于軍勝;蔣亞東;鎖釩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8-22

3 一種新型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李璐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8-22

4 一種藍色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李璐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8-22

5 一種壓電晶體氣體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曾紅娟;謝光忠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9-12

6 一種柔性光電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林慧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9-12

7 一種性能穩(wěn)定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于軍勝;蔣亞東;婁雙玲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9-19

8 聚苯胺/納米氧化物復合薄膜微氣體傳感器陣列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太惠玲;謝光忠;杜曉松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9-26

9 一種能發(fā)出青光、紫光和白光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蔣亞東;于軍勝;李璐;婁雙玲 電子科技大學 2007-10-10

10 一種高靈敏的樂甫波化學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杜曉松;胡佳;謝光忠;徐建華;羅鳳武 電子科技大學 2007-10-17

11 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新型封裝系統(tǒng)及其封裝方法 鐘建;于軍勝;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1-02

12 一種分段線性補償?shù)腃MOS帶隙基準電壓源 吳志明;楊鵬;蔣亞東;呂堅;袁凱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1-09

13 基于芴-咔唑共聚物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蔣亞東;于軍勝;鄧靜;鎖釩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1-30

14 一種新型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唐曉慶;李青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1-30

15 一種能發(fā)出白光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文雯;馬濤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1-30

16 一種結構優(yōu)化的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于軍勝;蔣亞東;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2-13

17 一種簡化結構的有機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 張磊;于軍勝;蔣亞東;杜曉松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2-20

18 一種具有濕度補償功能的雙通道聲表面波氣體傳感器 杜曉松;蔣亞東;胡佳;謝光忠;劉忠祥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3-05

19 一種提高聲表面波氣體傳感器溫度穩(wěn)定性的方法 杜曉松;胡佳;蔣亞東;謝光忠;應智花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3-05

20 一種有機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張磊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3-26

21 一種具有超薄層結構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于軍勝;蔣亞東;王軍;李璐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4-30

22 一種由RGB組成的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李璐;于軍勝;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4-30

23 一種聚硅氧烷有機膦毒劑敏感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杜曉松;劉忠祥;唐先忠;謝光忠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5-28

24 一種改變薄膜力學及光學性能的方法 許向東;蔣亞東;張良昌;吳志明;袁凱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6-11

25 一種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文雯;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6-11

26 一種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文雯;于軍勝;李璐;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6-11

27 一種具有超薄層結構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7-09

28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新型掩膜體系及制作方法 于軍勝;張磊;孫力;王玉林;鐘建;蔣泉;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8-07-16

29 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新型封裝裝置及其封裝方法 張磊;于軍勝;孫力;王玉林;鐘建;蔣泉;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8-07-16

30 一種紅外焦平面陣列暗場電流的補償電路及其補償方法 呂堅;蔣亞東;江海;鐘紹華;曾強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8-20

31 非線性濕敏傳感器 楊大本;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1993-05-26

32 摻雜誘導沉積聚苯胺自組裝超薄膜的制備方法 蔣亞東;李丹 電子科技大學 2000-05-31

33 摻雜態(tài)聚苯胺氧化氮氣體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李丹 電子科技大學 2000-10-25

34 電子聚合物氣體傳感器陣列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謝光忠 電子科技大學 2005-07-06

35 方酸內鎓鹽有機電致發(fā)光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唐先忠;蔣亞東;王濤 電子科技大學 2006-04-19

36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的交流驅動電路 蔣亞東;王濤;呂堅 電子科技大學 2006-06-14

37 導電聚合物及固定化酶的制備方法 蔣亞東;曾紅娟;謝光忠;周紅陽 電子科技大學 2006-11-15

38 有機氧化氮敏感復合材料及氧化氮氣體傳感器 謝光忠;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6-12-27

39 基于Wiener濾波理論的非制冷紅外焦平面非均勻校正算法 蔣亞東;甄德根;吳志明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1-24

40 一種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王軍;蔣亞東;于軍勝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2-28

41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的顯示控制方法和控制電路 王濤;蔣亞東;呂堅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4-25

42 一種提高膜厚均勻性的離軸濺射控制方法 杜曉松;蔣亞東;李杰;謝光忠;王濤;李偉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5-16

43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黎威志;李璐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5-16

44 一種氧化釩薄膜的制備方法 吳志明;蔣亞東;王濤;宋建偉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5-23

45 一種新型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 電子科技大學 2007-06-06

46 含三氰基二氫呋喃結構單元的非線性光學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韓莉坤;李偉 電子科技大學 2008-10-29

47 一種導電聚合物氫鍵酸性氣敏材料 杜曉松;唐先忠;王志東;太惠玲;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8-11-05

48 聚{乙炔[-2,5-二(甲氧基)]苯}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謝光忠;喻穎;杜曉松 電子科技大學 2008-11-19

49 無線溫濕度智能傳感器 謝光忠;蔣亞東;杜曉松;譚蘭;李曉初 電子科技大學 2008-10-01

50 一種氣敏薄膜材料的在線光譜分析測試方法 杜曉松;蔣亞東;嚴曉磊;謝光忠;太惠玲;黎威志 電子科技大學 2008-10-08

51 一種在旋涂法中提高所制備薄膜厚度的方法 杜曉松;蔣亞東;胡佳 電子科技大學 2008-12-17

52 一種剛性有機光電子器件氣密性的標定方法 于軍勝;張磊;蔣亞東;李軍建;蔣泉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1-07

53 一種有機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張磊;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9-03

54 一種有機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張磊;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8-09-03

55 一種有機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唐曉慶 電子科技大學 2008-11-19

56 含硅氨鏈結構的正性光敏聚酰亞胺及其制備方法 王濤;唐先忠;蔣亞東;袁凱;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1

57 一種有機氣體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張磊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1

58 一種氣敏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李璐;黃江;謝光忠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1

59 正性光敏聚酰亞胺光刻膠用顯影液 蔣亞東;唐先忠;王濤;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04

60 正性光敏聚酰亞胺光刻膠用中性顯影液 唐先忠;王濤;蔣亞東;李偉;王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1

61 一種非致冷紅外焦平面微橋結構的制備方法 王濤;蔣亞東;陳超;袁凱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04

62 一種UFPA中無效像元的判別方法 羅鳳武;涂霞;蔣亞東;王利穎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1

63 一種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李璐;婁雙玲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04

64 一種有機薄膜晶體管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張磊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04

65 一種具有強化層的有機光電子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李璐;文雯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1

66 一種具有保護層的有機光電子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李璐;張磊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8

67 一種具有復合保護層的有機光電子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唐曉慶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8

68 一種具有有機保護層的有機光電子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婁雙玲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18

69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制備方法 楊亞杰;蔣亞東;徐建華;于軍勝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25

70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制備方法 蔣亞東;楊亞杰;于軍勝;徐建華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2-25

71 一種導電聚合物有序納米薄膜的制備方法 楊亞杰;徐建華;于軍勝;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5-06

72 一種樂甫波傳感器PMMA波導膜的旋涂制備方法 蔣亞東;杜曉松;胡佳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4-22

73 一種自吸氣真空鍍膜方法 杜曉松;靖紅軍;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7-29

74 一種自吸氣真空鍍膜方法 杜曉松;蔣亞東;靖紅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7-29

75 一種具有電磁屏蔽功能的聲表面波氣體傳感器陣列 杜曉松;蔣亞東;靖紅軍;羅鳳武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7-29

76 一種柔性有機光電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林慧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5-06

77 一種柔性有機光電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黃江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5-13

78 一種柔性有機光電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楊亞杰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5-20

79 一種柔性有機光電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王娜娜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6-24

80 一種柔性有機光電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錢錦城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6-24

81 一種柔性有機光電子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黃江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6-24

82 一種柔性納米結構有序薄膜的制備方法 楊亞杰;蔣亞東;徐建華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9-30

83 一種改善磁場分布的平面磁控濺射靶 杜曉松;蔣亞東;靖紅軍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9-02

84 在透明極板上形成氣致變色圖案的方法 徐建華;邢亞第;龍菁;羅靜;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9-09

85 一種氣致變色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邢亞第;徐建華;楊亞杰;龍菁;羅靜;閆巖;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8-19

86 一種基于雙極有機材料的有機光電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李璐;王娜娜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8-12

87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制備方法 楊亞杰;徐建華;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9-23

88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制備方法 楊亞杰;蔣亞東;徐建華 電子科技大學 2009-09-23

89 一種制備MEMS器件的犧牲層工藝方法 蔣亞東;王濤;陳超;吳志明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0-21

90 一種有機薄膜場效應管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璐;蔣亞東;余雙江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0-14

91 一種具有非摻雜增益層的有機光電子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余雙江;李璐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0-14

92 一種確定多工位鍍膜系統(tǒng)矩形靶最優(yōu)轉速比的方法 王濤;陳超;于賀;蔣亞東;吳志明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1-25

93 一種基于聚酰亞胺薄膜的膜片型氣體富集器 杜曉松;蔣亞東;夏樂洋;肖華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2-16

94 一種具有電磁屏蔽功能的聲表面波氣體傳感器陣列 杜曉松;蔣亞東;靖紅軍;羅鳳武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2-16

95 一種帶制冷器的微型氣體富集器及其使用方法 杜曉松;蔣亞東;夏樂洋;胡佳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2-23

96 一種有機光電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蔣亞東;陳蘇杰;馬文明 電子科技大學 2009-12-09

97 一種微測輻射熱計及其制備方法 許向東;蔣亞東;周東;楊書兵;王志;王曉梅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7-14

98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李儀;蔣亞東;周立敏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6-16

99 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王娜娜;周立敏;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6-16

100 一種用于測量薄膜導熱率的測試結構 蔣亞東;吳志明;楊利霞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1-06

101 一種大面積MEMS膜片型氣體富集器 杜曉松;夏樂洋;蔣亞東;胡佳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1-13

102 一種改善磁控濺射膜厚均勻性的方法 王濤;陳超;于賀;吳志明;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3-03

103 一種紅色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于軍勝;文雯;蔣亞東;陳蘇杰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1-27

104 一種有機光電子器件及其制備方法 蔣亞東;于軍勝;張偉;李儀 電子科技大學 2010-03-10

論文專著:


至今在《Sensors & Actuators》、《Thin Solid Films》、《電子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刊物、學術會議上共發(fā)表和交流學術論文200余篇,被SCI收錄68篇,EI收錄115篇,SCI收錄論文被引用150余次;主編教材2本,出版著作一本。

出版專著:

《敏感材料與傳感器》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8

資料更新中……

發(fā)表論文:

英文:

1. YaDong Jiang,XiSong Du,Guangzhong Xie,Junsheng Yu,Hua Wang, PVDF coated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sensor for DMMP vapor detection, sensors and actuators B,125,167-172,2007

2. Jiang Yadong,YE Yun,Yu Junsheng,Wu Zhiming, Li Wei, Study of Thermally Poled and Corona Charged Poly(vinylidene flupride)Films,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2007

3. Jiang Yadong,Ye Yun,Yu Junsheng,Yang Yajie,Xu Jianhua, A study on Ferroelectric PVDF ultrathin Films Prepared by LB Technique, 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88卷,21-26,2007

4. Ya Dongjiang,Jun Wang,JunSheng Yu,Xiaoqiang Wei,Zhiming Wu, High-Efficiency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Phosphorescent Iridium,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42(2),523-525,2007

5. YaDong Jiang,Guangzhong Xie,Polyaniline Based Gas Sensor for NO2 by Langmuir-Blodgett Technology,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06,12月,35卷,增刊,59-60,SCI收錄

6. YaDong Jiang,Guangzhong Xie,Polyaniline Based Gas Sensor for NO2 by Langmuir-Blodgett Technology, The 6th East Asia Conference on Chemical Sensors,2005,11,148-149

7. Jiang Yadong,Xie Guangzhong,Xie Dan,Preparation and gas-sensing properties of Bis [phthalocyninato] Sm[Pc]2LB Films,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ets, ISE12,2005,9

8. YaDong Jiang,Ageing effect of treated ITO substrat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20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optics,2005,8,336-337

9. YaDong Jiang, Dan Xie. Lanthanide Doping Bis[octyloxy]phthalocy-aninato] Complexes Based Langmuir-Blodgett Films for NO2 Gas Sensors Application. Sensors & Transducers, 2004. Vol.39, Issuel, pp106-111

中文:

1 基于PCIE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測試系統(tǒng) 劉子驥; 蔣亞東; 祝紅彬; 李偉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2010-08-15

2 一種高精度非致冷紅外焦平面偏置電壓系統(tǒng)的設計 舒亞碩; 袁凱; 劉子驥; 雷延釗; 蔣亞東 紅外技術 2010-07-20

3 修飾LB膜法制備聚3,4-乙烯二氧噻吩薄膜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化學學報 2010-08-28

4 反向膠束法制備聚3,4-乙烯二氧噻吩納米粒子的光電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高等學;瘜W學報 2010-08-10

5 氮化硅薄膜的應力與性能控制 周東; 許向東; 王志; 王曉梅; 蔣亞東 電子器件 2010-08-20

6 一種用于新型非制冷IRFPA讀出電路的帶隙基準源 馬娜; 呂堅; 蔣亞東 紅外技術 2010-08-20

7 修飾LB膜法制備聚3,4-乙烯二氧噻吩薄膜的光電性能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功能材料 2010-09-20

8 環(huán)境檢測與控制用組合傳感器研究 謝光忠; 蔣亞東; 楊邦朝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2004-12-15

9 新型場效應管型濕度傳感器陣列的研制 太惠玲; 謝光忠; 蔣亞東 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 2007-06-15

10 多工位磁控濺射鍍膜系統(tǒng)膜厚均勻性的研究 王濤; 于賀; 吳志明; 蔣亞東; 董翔 儀器儀表學報 2010-01-15

11 高熱穩(wěn)定性二階非線性光學自組裝薄膜的制備研究 韓莉坤; 蔣亞東; 郝鵬; 李偉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0-01-30

12 V_2O_5/V/V_2O_5薄膜退火條件對其的制備及特性的影響 羅振飛; 吳志明; 祝婕; 王濤; 蔣亞東 光電子.激光 2010-03-15

13 多參數(shù)流水線A/D轉換器的系統(tǒng)模型設計與仿真 張東路; 呂堅; 蔣亞東 微電子學 2010-02-20

14 基于多波束風場位移測量法的高速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系統(tǒng)設計 周立敏; 蔣亞東; 眭曉林 激光與紅外 2010-02-20

15 高性能CMOS采樣保持電路的設計 呂堅; 李華; 周云; 王璐霞; 蔣亞東 微電子學與計算機 2010-03-05

16 一種高精度曲率補償帶隙基準電壓電路 方,; 呂堅; 于軍勝;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0-03-15

17 ISP1362在基于FPGA的紅外成像系統(tǒng)中的應用 梁萍; 于軍勝; 羅鳳武; 鄭興;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0-02-15

18 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中新型芴類小分子材料的光譜特性 錢錦程; 賈鯤鵬; 于軍勝; 婁雙玲; 蔣亞東; 張清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0-03-15

19 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復合LB膜在OLED器件上的應用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光電工程 2010-02-15

20 公-自轉磁控濺射鍍膜系統(tǒng)薄膜沉積均勻性的研究 于賀; 王濤; 吳志明; 蔣亞東; 陳超; 董翔; 靖紅軍 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 2010-03-15

21 PECVD淀積SiO_2薄膜工藝研究 亢喆; 黎威志; 袁凱; 蔣亞東 微處理機 2010-02-15

22 一種低噪聲紅外焦平面器件采集電路的設計 祝紅彬; 李偉; 劉子驥; 蔣亞東; 金中 紅外技術 2010-03-20

23 退火對氧化釩薄膜成分及熱敏性能的影響 魏雄邦; 蔣亞東; 吳志明; 廖家軒; 賈宇明; 田忠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9-12-15

24 沉積功率和氣壓對低頻氮化硅薄膜應力的影響 韓小林; 黎威志; 袁凱; 蔣亞東 電子器件 2010-04-20

25 一種新型低噪聲高均勻性紅外焦平面讀出電路 呂堅; 周云; 張東路; 蔣亞東 微電子學 2010-04-20

26 革命性的新材料——黑硅 姜晶; 吳志明; 王濤; 郭正宇; 于賀; 蔣亞東 材料導報 2010-04-10

27 平面磁控濺射薄膜厚度均勻性的研究概述 于賀; 吳志明; 王濤; 蔣亞東; 姜晶; 靖紅軍 真空 2010-05-25

28 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復合LB膜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優(yōu)化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化工學報 2010-06-15

29 基于有機氣敏變色材料的傳感器系統(tǒng) 王睿; 徐建華; 蔣亞東; 齊晉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0-05-15

30 苝納米片的制備和光學特性 袁兆林; 于軍勝; 陶斯祿; 蔣亞東 納米科技 2010-06-15

31 a-Si∶H薄膜的磷-碳二元復合摻雜改性研究 蔡海洪; 李偉; 蔣亞東; 龔宇光; 李志 半導體光電 2010-06-15

32 導電聚合物有序超薄膜材料特性的分析 鄭華靖; 徐建華; 蔣亞東; 楊亞杰 光電工程 2010-07-15

33 雙犧牲層微測輻射熱計最新研究進展 彭自求; 王軍; 袁凱; 蔣亞東 電子器件 2010-06-20

34 基于I~2C的新型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溫度控制系統(tǒng) 邢彥敏; 王婷婷; 呂堅; 蔣亞東 紅外技術 2010-06-20

35 修飾Langmuir-Blodget膜法制備聚(3,4-亞乙基二氧噻吩)薄膜結構和導電性能的研究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高分子學報 2010-08-20

36 基于激光后向散射的多激光光束風場位移測量系統(tǒng) 周立敏; 蔣亞東; 章正宇; 眭曉林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0-08-10

37 酞菁銅LB膜的制備及特性 謝丹; 蔣亞東; 吳志明; 李言榮 傳感器技術 1999-12-30

38 溫濕度智能數(shù)據(jù)采集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 謝光忠; 蔣亞東; 吳志明; 謝丹; 陳向東; 王濤; 張靜泉 傳感器技術 2000-08-30

39 基于電荷流動晶體管的新型氣敏傳感器 謝丹; 蔣亞東; 姜健壯; 吳志明; 李言榮 半導體學報 2001-07-08

40 一種新型氣敏傳感器的研究 謝丹; 蔣亞東; 姜健壯; 吳志明; 李言榮; 潘偉 電子學報 2001-08-25

41 聚苯胺基LB膜的制備及氣敏特性的研究 謝丹; 蔣亞東; 李丹; 吳志明; 李言榮 高分子學報 2001-03-20

42 基于動態(tài)法的熱釋電系數(shù)自動測試系統(tǒng)的研究 陳向東; 謝光忠; 蔣亞東; 林理彬 儀器儀表學報 2001-12-30

43 微分算子與子波構造 袁曉; 陳向東; 李齊良; 張蜀平; 蔣亞東; 虞厥邦 電子學報 2002-05-25

44 聚合物濕敏元件 蔣亞東; 楊大本 電子元件與材料 1988-12-26

45 PC復合膜濕度非線性效應 楊大本; 蔣亞東 電子元件與材料 1990-03-02

46 硒鎵銀單晶體的生長及表征 謝光忠; 蔣亞東; 吳志明; 朱世富 第三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8-10-13

47 有機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究進展 蔣亞東; 吳志明 第三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8-10-13

48 聚苯胺/聚丙烯酸自組裝超薄膜的制備及特性研究 李丹; 蔣亞東; 吳志明; 陳向東; 李言榮 第三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8-10-13

49 復合物氣敏薄膜的優(yōu)化設計 陳向東; 蔣亞東; 吳志明; 李丹 第三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8-10-13

50 牛血清清蛋白基生物分子LB膜的紫外光譜研究 謝丹; 蔣亞東; 吳志明; 李言榮 第三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8-10-13

51 高斯函數(shù)、子波及其局域化特征 陳向東; 袁曉; 李齊良; 蔣亞東; 林理彬 第十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1)論文集 2001-11-01

52 基于動態(tài)法的熱釋電系數(shù)自動測試系統(tǒng)的研究 陳向東; 謝光忠; 蔣亞東; 林理彬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上) 2001-08-01

53 磁控濺射氧化釩薄膜的研究 吳志明; 蔣亞東; 牟宏; 謝光忠; 王波 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1-10-01

54 聚苯胺自組裝復合膜及敏感特性研究 蔣亞東; 王濤; 吳志明; 黃春華; 李丹 第四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1-10-01

55 一種新的檢測蘆丁含量的方法 曾紅娟; 蔣亞東; 康敬萬 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06-30

56 非晶鎳鐵磁敏薄膜的巨磁阻抗效應 葉蕓; 蔣亞東 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06-30

57 氧化釩熱敏特性研究 吳志明; 蔣亞東; 牟宏; 黃春華 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06-30

58 高分子電容式濕度變送器研究 謝光忠; 黃春華; 蔣亞東; 楊邦朝 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06-30

59 摻雜聚苯胺自組裝超薄NO_2氣敏傳感器研究 蔣亞東; 王濤; 李丹 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06-30

60 空穴注入型CuPc二氧化氮氣體傳感器研究 王濤; 蔣亞東; 黃春華 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06-30

61 WO_3薄膜退火熱處理工藝的研究 陳曦; 謝光忠; 蔣亞東 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Ⅱ 2004-09-01

62 微測輻射熱計FPA的熱學分析 王享田; 宋建偉; 吳志明; 蔣亞東 2004全國圖像傳感器技術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 2004-06-30

63 基于數(shù)字濾波技術的紅外焦平面非均勻校正算法 甄德根; 吳志明; 楊硯; 蔣亞東 2004全國圖像傳感器技術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 2004-06-30

64 電子聚合物固定化的膽堿氧化酶光學生物傳感器的研究 曾紅娟; 龐曉峰; 蔣亞東; 于軍勝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進展——2007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 2007-04-01

65 氬流量對氧化釩薄膜直流磁控濺射制備的影響 魏雄邦; 王濤; 吳志明; 蔣亞東 2007高技術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研討會暨《材料導報》編委會年會論文集 2007-05-01

66 一種便攜式非制冷紅外成像設備電路系統(tǒng)設計 李佳徽; 蔣亞東; 羅鳳武; 章睿 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冊) 2008-01-01

67 聚吡咯的電化學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王紹鴻; 蔣亞東; 吳志明; 楊大本 第二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5-10-23

68 Sol-Gel制備PZT及其對復合壓電膜性能的影響 吳志明; 蔣亞東; 王紹鴻; 楊大本 第二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5-10-23

69 聚合物亞微米敏感膜成膜技術研究 蔣亞東; 吳志明; 王紹鴻; 楊大本 第二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 1995-10-23

70 導電聚合物納米線的制備及氣敏性能研究 徐建華; 楊亞杰; 蔣亞東; 于軍勝 功能材料 2009-01-20

71 一種新型有機氣敏材料的成膜和低溫氣敏性能 官德斌; 楊亞杰; 劉學涌; 蔣亞東; 康彬; 余堃; 程克梅 傳感技術學報 2009-01-20

72 非線性補償?shù)牡蜏仄凸腃MOS帶隙基準源的設計 吳志明; 楊鵬; 呂堅;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9-01-31

73 導電聚合物有序超薄膜的合成及其作為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空穴注入層 徐建華; 楊亞杰; 蔣亞東; 于軍勝 物理化學學報 2009-01-15

74 一種低溫漂低功耗的帶隙基準源的設計 何榮; 呂堅;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02-15

75 基于新型腈類染料的白色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光譜特性 文雯; 于軍勝; 李璐; 馬濤; 蔣亞東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9-03-15

76 一種基于0.5μmCMOS工藝的補償型電流控制振蕩器設計 李波; 呂堅; 蔣亞東 電子器件 2009-02-20

77 一種高精度曲率補償帶隙基準電路 李華; 呂堅; 蔣亞東 微電子學 2009-02-20

78 有機波導制備工藝對樂甫波傳感器性能的影響 胡佳; 杜曉松; 楊邦朝; 謝光忠; 應智花; 蔣亞東; 王濤; 袁凱 功能材料 2009-03-20

79 一種新型金屬銥(Ⅲ)類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黃嘉; 蔣亞東; 唐先忠; 杜曉松; 畢娟 無機化學學報 2009-03-10

80 氮化硅薄膜熱性能測試研究 蒲娟; 吳志明; 蔣亞東; 熊昊; 張良昌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9-03-30

81 微測熱輻射計雙相關采樣讀出電路的噪聲分析 鐘邵華; 呂堅; 李偉; 蔣亞東; 袁凱 微處理機 2009-02-15

82 Nikon光刻機對準系統(tǒng)概述及模型分析 何峰; 吳志明; 王軍; 袁凱; 蔣亞東; 李正賢 電子工業(yè)專用設備 2009-04-20

83 金屬卟啉LB膜吸收光譜研究 邢亞第; 徐建華; 萬中全; 賈春陽; 蔣亞東 材料導報 2009-02-25

84 聚偏氟乙烯電極化的動力學相變和鐵電性 葉蕓; 郭太良; 蔣亞東 材料研究學報 2009-04-25

85 微測輻射熱計的等效模型 王璐霞; 呂堅;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03-15

86 一種低電壓低溫漂的基準電流源 周云; 呂堅; 吳志明;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04-15

87 一種高精度非致冷紅外焦平面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 祝紅彬; 李偉; 劉子驥; 蔣亞東 紅外技術 2009-03-20

88 非晶硅微測輻射熱探測器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龔宇光; 李偉; 蔣亞東; 陳超; 蔡海洪; 李志 半導體光電 2009-04-15

89 濺射工藝條件對氧化釩歐姆接觸特性的影響 董翔; 吳志明; 王濤; 許向東; 李偉;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9-04-15

90 新型銥(Ⅲ)配合物有機磷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黃嘉; 蔣亞東; 唐先忠; 杜曉松; 畢娟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9-06-10

91 多孔模板法制備PEDOT氣體敏感性的研究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應智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9-05-31

92 一種用于流水線ADC中的全差分運算放大器 劉俊; 呂堅; 蔣亞東; 袁凱 微處理機 2009-04-15

93 一種高精度數(shù)字可調片上振蕩器設計 李波; 呂堅;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05-15

94 嵌入式實時圖像處理系統(tǒng)中SDRAM控制器的實現(xiàn) 王利穎; 蔣亞東; 羅鳳武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05-01

95 圖形反轉工藝用于金屬層剝離的研究 陳德鵝; 吳志明; 李偉; 王軍; 袁凱; 蔣亞東 半導體技術 2009-06-03

96 低應力PECVD氮化硅薄膜的制備 亢喆; 黎威志; 袁凱; 蔣亞東 電子器件 2009-06-20

97 靜電自組裝鐵電復合超薄膜及特性研究 葉蕓; 蔣亞東 無機材料學報 2009-07-15

98 熒光染料超薄層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發(fā)光光譜的影響 于軍勝; 李璐; 文雯; 黎威志; 蔣亞東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9-08-15

99 氫鍵酸性聚合物神經(jīng)毒劑敏感材料的研究進展 王志東; 杜曉松; 黃嘉; 唐先忠; 蔣亞東 材料導報 2009-06-10

100 靜電射流技術制備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展 蘇妤; 杜曉松; 蔣亞東; 靖紅軍 材料導報 2009-06-10

101 有機片式固體鉭電解電容器制備工藝研究 葛萌; 徐建華; 楊亞杰; 蔣亞東; 陳光鏵 材料導報 2009-06-25

102 氣體壓強對磷摻雜a-Si∶H薄膜電學性能的影響 陳宇翔; 李偉; 金鑫; 蔣亞東; 廖乃鏝; 蔡海洪; 李志; 龔宇光 半導體光電 2009-08-15

103 聚{乙炔[-2,5-二(甲氧基)]苯}薄膜的制備及氣敏特性研究 喻穎; 謝光忠; 蔣亞東; 孫萍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2009-08-15

104 芴類衍生物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中的激基復合物 張巍; 于軍勝; 李璐; 蔣亞東; 張清 光電子.激光 2009-09-15

105 非晶硅微測輻射熱計熱學和力學仿真研究 龔宇光; 李偉; 蔡海洪; 李志; 陳超; 蔣亞東 傳感技術學報 2009-08-20

106 磁控濺射帶電粒子的運動分布以及靶面刻蝕形貌的研究 于賀; 王濤; 吳志明; 蔣亞東; 姜晶; 靖紅軍 真空 2009-09-25

107 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中Rubrene超薄層的發(fā)光性能 李璐; 于軍勝; 李儀; 蔣亞東 高等學;瘜W學報 2009-10-10

108 靜電自組裝鐵電超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葉蕓; 蔣亞東 高分子學報 2009-11-20

109 氣體壓強對n型a-Si:H薄膜光學性能的影響 李偉; 陳宇翔; 金鑫; 姜宇鵬; 楊光;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9-09-30

110 基于紅色熒光染料3-(dicyanomethylene)-5,5-dimethyl-1-(4-dimethylamino-styryl)cyclohexene的高性能白色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文雯; 王博; 李璐; 于軍勝; 蔣亞東 物理學報 2009-11-15

111 MicroBlaze嵌入式處理器的硬件加速模塊設計 陳銳; 徐建華; 蔣亞東 微處理機 2009-10-15

112 C元素對N型a-Si∶H薄膜微結構及電學特性的影響 金鑫; 李偉; 蔣亞東; 廖乃鏝; 陳宇翔; 陳德鵝 半導體光電 2009-10-15

113 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中Rubrene摻雜劑的熒光光譜性質 李璐; 于軍勝; 陳蘇杰; 蔣亞東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09-11-15

114 MEMS微型氣體富集器的研究進展 杜曉松; 肖華;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9-09-30

115 一種大電流高輸出阻抗電流鏡的設計 熊林; 呂堅;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11-15

116 含新型發(fā)色團的非線性光學聚合物體系的熱性能研究 韓莉坤; 蔣亞東; 李偉; 秦開宇; 劉強 材料導報 2009-09-25

117 基于ADN8830的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溫度控制電路設計 鄭興; 蔣亞東; 羅鳳武; 陳厚來; 王利穎; 梁萍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12-15

118 基于單片機SPI器件的串口控制 祝紅彬; 李偉; 劉子驥; 蔣亞東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09-12-15

119 一種自適應紅外圖像增強新算法 王利穎; 蔣亞東; 羅鳳武; 涂霞; 黃春華 信號處理 2009-12-25

120 反向膠束法制備PEDOT納米粒子氣體敏感性的研究 鄭華靖; 徐建華; 蔣亞東; 楊亞杰 功能材料 2010-02-20

121 氧化釩薄膜成分及價態(tài)的深度刻蝕分析 魏雄邦; 蔣亞東; 吳志明; 廖家軒; 賈宇明; 田忠 材料導報 2009-11-25

122 超級電容器有機導電聚合物電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陳光鏵; 徐建華; 楊亞杰; 蔣亞東; 葛萌 材料導報 2009-10-10

123 一種紅外CMOS讀出電路相關雙采樣結構 曾強; 呂堅; 蔣亞東 微處理機 2009-12-15

124 Nikon步進重復光刻機的對位機制 陳德鵝; 吳志明; 王軍; 袁凱; 何峰; 蔣亞東 微處理機 2009-12-15

125 氧化釩薄膜的微觀結構研究 魏雄邦; 蔣亞東; 吳志明; 廖家軒; 賈宇明; 田忠 材料導報 2009-10-25

126 一種新型128*128非制冷紅外焦平面陣列、讀出電路設計 楊硯; 蔣亞東; 甄德根 傳感器世界 2006-02-25

127 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器交流驅動電路研究 王濤; 蔣亞東; 黎威智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6-04-20

128 運用自組織競爭網(wǎng)絡進行氣體定性分析的研究 太惠玲; 謝光忠; 蔣亞東 中國工程科學 2006-01-20

129 摻雜材料對藍光OLED器件性能的影響 季興橋; 黎威志; 鐘志有; 王濤; 蔣亞東 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 2006-04-30

130 空穴傳輸層厚度對有機發(fā)光二極管性能的影響 陽秀; 黎威志; 鐘志有;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6-04-30

131 非致冷微測輻射熱計絕熱橋腿的設計及分析 馬敏輝; 吳志明; 蔣亞東; 何為 傳感器世界 2006-05-25

132 高精度多功能溫濕度氧濃度測量儀 黃耀; 蔣亞東; 謝光忠 國外電子測量技術 2006-06-22

133 非制冷紅外焦平面陣列CMOS讀出電路設計 秦良; 蔣亞東; 呂堅; 吳志明 國外電子測量技術 2006-06-22

134 藍光OLED的摻雜研究 季興橋; 黎威志; 鐘志有; 王濤; 蔣亞東 量子電子學報 2006-05-30

135 基于Zig Bee協(xié)議的溫度濕度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 辛穎; 謝光忠; 蔣亞東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6-07-20

136 化學場效應管氨氣傳感器的制備及特性研究 趙明靜; 謝光忠; 太惠玲; 蔣亞東 傳感器世界 2006-07-25

137 交流驅動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影響 劉歡; 王濤; 蔣亞東; 曾衡東 現(xiàn)代顯示 2006-09-05

138 基于氣體傳感器陣列的混合氣體定量分析 太惠玲; 謝光忠; 蔣亞東 儀器儀表學報 2006-07-30

139 雙層異質結器件載流子復合位置的研究 黎威志; 蔣亞東; 鐘志有; 季興橋; 陽秀 半導體光電 2006-08-30

140 雙門聚焦結構場發(fā)射陣列陰極的計算機模擬 王小菊; 林祖?zhèn)? 祁康成; 陳澤祥;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6-08-30

141 基于獨立分量分析和BP網(wǎng)絡的電子鼻模式識別 王巖; 陳向東; 蔣亞東; 趙靜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6-09-20

142 電極化對Ag/PVDF薄膜間相互作用的XPS研究 葉蕓; 蔣亞東; 吳志明; 曾紅娟 功能材料 2006-09-20

143 熱處理對金屬薄膜壓阻靈敏度的影響 杜曉松; 楊邦朝; 滕林; 宋遠強; 蔣亞東 功能材料 2006-09-20

144 PVK空穴傳輸層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影響 黎威志; 陽秀; 季興橋; 鐘志有;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6-10-30

145 IRFPA的一種新的非均勻性校正算法 劉子驥; 蔣亞東; 吳志明; 羅鳳武 紅外技術 2006-08-20

146 基于測輻射熱計型非制冷IRFPA讀出電路設計 羅鳳武; 蔣亞東; 吳志明 激光與紅外 2006-10-20

147 新型橋式連接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 何衛(wèi)東; 蔣亞東 傳感技術學報 2006-05-30

148 一種高性能DC/DC變換器的分析設計 王寧; 蔣亞東 傳感技術學報 2006-05-30

149 非晶硅微測輻射熱計熱學和光學分析 李世彬; 吳志明; 蔣亞東; 李偉; 廖乃鏝 傳感技術學報 2006-05-30

150 微測輻射熱計微橋結構性能分析 李素; 吳志明; 蔣亞東; 楊曉瑜; 李世彬 傳感技術學報 2006-05-30

151 基于PVDF膜的QCM對DMMP的氣敏特性研究 應智花; 蔣亞東; 王華; 謝光忠; 杜曉松 傳感技術學報 2006-05-30

152 組裝法制備的敵百蟲壓電晶體傳感器 曾紅娟; 蔣亞東; 謝光忠 分析測試學報 2006-11-25

153 不同摻雜位置對雙層異質結OLEDs性能的影響 黎威志; 賀鑫; 鐘志有; 季興橋; 蔣亞東 光電子•激光 2006-12-15

154 利用新型的空穴注入層材料提高有機發(fā)光器件性能 林慧; 楊剛; 王軍; 蔣泉; 陳文彬; 蔣亞東; 成建波 半導體光電 2006-12-30

155 聚吡咯/二氧化鈦復合氨敏薄膜的制備及特性研究 蔣亞東; 太惠玲; 謝光忠; 趙明靜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6-12-30

156 UFPA器件的新型微橋結構設計及其有限元分析 楊曉瑜; 吳志明; 蔣亞東; 李素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7-01-20

157 基于銥配合物材料的高效高穩(wěn)定性有機發(fā)光二極管 王軍; 魏孝強; 饒海波; 成建波; 蔣亞東 物理學報 2007-02-12

158 磁控濺射低阻ITO薄膜的氣體參數(shù)優(yōu)化 王軍; 成建波; 饒海波; 蔣亞東; 楊剛 壓電與聲光 2007-02-28

159 以TPBi為發(fā)光主體的藍光OLED器件研究 鐘建; 陳文彬; 楊剛; 蔣泉; 張磊; 王軍; 林慧;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7-02-28

160 直流磁控濺射ITO薄膜的正交試驗分析 王軍; 林慧; 楊剛; 蔣亞東; 張有潤 半導體光電 2007-02-28

161 摻磷a-Si∶H紅外薄膜電阻率及電阻溫度系數(shù)研究 史磊; 李偉; 匡躍軍; 廖乃鏝;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7-02-28

162 交流驅動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影響 劉歡; 王濤; 蔣亞東; 曾衡東 量子電子學報 2007-03-30

163 導電聚合物超薄膜的制備及性能表征 楊亞杰; 蔣亞東; 徐建華 物理化學學報 2007-04-15

164 導電聚合物薄膜聲表面波傳感器敏感特性研究 于海燕; 謝光忠; 吳志明; 蔣亞東; 杜曉松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7-02-20

165 基于NPB的藍色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制備和表征 李青; 于軍勝; 黎威志; 李璐;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7-04-15

166 圖形反轉工藝制作OLED器件的陰極分離器 王軍; 楊剛; 蔣亞東; 于軍勝; 林慧; 成建波 發(fā)光學報 2007-04-15

167 新型非線性光學分子的合成及二階極化率測定 韓莉坤; 蔣亞東; 蔡淵; 李偉 光電子.激光 2007-04-15

168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摻雜劑對7,7,8,8-四氰基苯醌二甲烷薄膜特性的影響 謝光忠; 蔣亞東; 楊邦朝 功能材料 2007-04-20

169 便攜式非制冷紅外成像設備的設計 章睿; 蔣亞東; 羅鳳武 國外電子測量技術 2007-04-22

170 聚吡咯/二氧化鈦復合薄膜的制備及氣敏性研究 太惠玲; 蔣亞東; 謝光忠; 趙明靜 無機材料學報 2007-05-15

171 雙層結構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發(fā)光層厚度的優(yōu)化研究 婁雙玲; 于軍勝; 黎威志; 李璐; 林慧;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7-04-15

172 氫化非晶硅(a-Si∶H)薄膜穩(wěn)定性的研究進展 廖乃鏝; 李偉; 蔣亞東; 匡躍軍; 李世彬; 吳志明 材料導報 2007-05-15

173 NPB厚度對異質結OLED載流子復合區(qū)域的調控 李璐; 于軍勝; 黎威志; 李偉;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7-06-15

174 電化學刻蝕法制備LaB_6場發(fā)射微尖錐陣列 王小菊; 林祖?zhèn)? 祁康成; 陳澤祥; 汪志剛;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7-06-15

175 離軸濺射法中最佳幾何參量的預測 杜曉松; 李杰; 蔣亞東; 謝光忠; 李偉; 王濤 真空 2007-05-25

176 柔性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制備 于軍勝; 李璐; 涂霞; 林慧; 黎威志;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7-06-15

177 聚合物MEH-PPV橙紅光OLED的研究 鎖釩; 于軍勝; 鄧靜; 黎威志;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7-06-15

178 氧化釩薄膜的制備技術及特性研究 魏雄邦; 吳志明; 王濤; 許慶憲; 李建峰; 蔣亞東 材料導報 2007-05-25

179 聚苯胺/二氧化鈦復合薄膜的制備及其氣敏性能 太惠玲; 蔣亞東; 謝光忠; 杜曉松; 陳璇 物理化學學報 2007-06-15

180 襯底溫度對用RF-PECVD法制備的非晶硅薄膜光學性能影響 李世彬; 吳志明; 朱魁鵬; 蔣亞東; 李偉; 廖乃鏝 物理化學學報 2007-08-15

181 PS:NPB復合空穴傳輸層的有機電致發(fā)光特性 鎖釩; 于軍勝; 鄧靜; 婁雙玲; 蔣亞東 半導體學報 2007-08-15

182 微測輻射熱計的優(yōu)化設計 楊曉瑜; 蔣亞東; 吳志明; 李素; 文雯 電子器件 2007-08-15

183 聚-3,4-乙烯二氧噻吩導電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制備及性能 楊亞杰; 蔣亞東; 徐建華; 應智花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7-09-10

184 PEDOT-PSS導電聚合物LB薄膜的制備和性能 楊亞杰; 蔣亞東; 徐建華 材料研究學報 2007-08-25

185 SAW傳感器對神經(jīng)性毒劑及模擬劑的檢測進展 王華; 杜曉松; 蔣亞東; 謝光忠; 應智花; 何為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7-04-20

186 PEDT導電聚合物氣敏特性研究 王勉; 謝光忠; 太惠玲;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7-08-20

187 聚(2-戊氧基-3,5-二溴-1,4-對苯乙炔)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凌味未; 李元勛; 聶海;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7-08-20

188 壓電變壓器等效電路參數(shù)測量及性能模擬 葉星宏; 吳志明;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7-08-20

189 低溫ITO薄膜制備及其在TOLED中的應用 林慧; 蔣亞東; 于軍勝; 李軍建; 王軍; 鄧建芳 光電子.激光 2007-09-15

190 基于新型空穴傳輸材料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研究 婁雙玲; 于軍勝; 黎威志; 李青; 王軍; 蔣亞東 光學學報 2007-08-15

191 高壓線性光電耦合器的研制 胡云; 王濤;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7-08-20

192 氧化釩薄膜的摻鋯實驗研究 趙力丁; 吳志明; 蔣亞東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06-08-28

193 有機電致發(fā)光平板顯示器件的進展 劉俊; 李璐; 于軍勝; 蔣亞東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06-12-28

194 氫氣儲存材料 劉博; 龔宇光; 于軍勝; 蔣亞東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06-12-30

195 高效白色磷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李璐; 于軍勝; 王軍; 婁雙玲; 蔣亞東; 李偉 物理化學學報 2007-10-15

196 ITO表面改性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影響 黎威志; 季興橋; 陽秀; 鐘志有;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7-10-20

197 空穴傳輸層厚度對OLED性能的影響 陽秀; 黎威志; 鐘志有;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7-10-20

198 ZnO壓電薄膜聲傳感器的有限元分析 曾雄; 杜曉松; 謝光忠; 蔣亞東; 李重陽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7-08-20

199 納米VO_2/PEDT復合膜的制備及阻溫特性的研究 王波; 葉蕓; 曾紅娟; 吳志明;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7-10-20

200 芴-咔唑新型共聚物/PVK摻雜體系的電致發(fā)光特性研究 鎖釩; 于軍勝; 鄧靜; 蔣亞東; 王睿; 汪偉志; 劉天西 物理學報 2007-11-15

201 電極材料對NPB/Alq_3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影響 于軍勝; 鎖釩; 黎威志; 林慧; 李璐; 蔣亞東 物理化學學報 2007-11-15

202 基于動態(tài)元件匹配的CMOS集成溫度傳感器設計 江海; 呂堅; 徐建華; 蔣亞東 半導體學報 2007-11-15

203 NPB/Alq_3雙層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薄膜厚度與器件性能的優(yōu)化 鎖釩; 于軍勝; 黎威志; 鄧靜; 林慧; 蔣亞東 電子學報 2007-11-15

204 高頻有機聚合物SAW濕度傳感器的研究 王華; 應智花; 杜曉松; 蔣亞東; 謝光忠; 何為 壓電與聲光 2007-12-15

205 一種二階補償?shù)牡蛪篊MOS帶隙基準電壓源 楊鵬; 吳志明; 呂堅; 蔣亞東 微電子學 2007-12-20

206 驅動電壓和主體材料對染料摻雜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影響 李璐; 于軍勝; 黎威志; 婁雙玲; 李青;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7-12-15

207 基于Alq_3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溫度特性的研究 鎖釩; 于軍勝; 黎威志; 婁雙玲; 鄧靜; 蔣亞東 科學通報 2007-11-15

208 PS-TPD空穴傳輸層的高亮度綠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研究 鎖釩; 于軍勝; 鄧靜; 婁雙玲; 蔣亞東 光學學報 2007-11-15

209 高靈敏Love波傳感器及其關鍵材料 杜曉松; 蔣亞東; 楊邦朝; 胡佳; 應智花; 謝光忠 功能材料 2007-12-20

210 用橢偏法研究摻磷a-Si∶H薄膜的光學特性 匡躍軍; 李偉; 廖乃鏝; 蔣亞東; 宋震; 黃清海; 祁康成 半導體光電 2007-12-15

211 基于NPB的未摻雜高效藍色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李璐; 于軍勝; 黎威志; 李青; 李偉; 蔣亞東 半導體光電 2007-12-15

212 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中染料摻雜類型的研究 李璐; 于軍勝; 黎威志; 林慧; 李青; 蔣亞東 材料導報 2007-12-15

213 基于新型硅基化合物衍生物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李青; 于軍勝; 李璐; 蔣亞東; 鎖釩; 占肖衛(wèi) 物理化學學報 2008-01-15

214 測定DMMP的PMPS-QCM傳感器的研究 胡佳; 杜曉松; 謝光忠; 應智花; 劉忠祥; 蔣亞東 傳感技術學報 2008-01-15

215 溫度對聚合物QCM傳感器性能的影響研究 應智花; 蔣亞東; 杜曉松; 謝光忠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8-11-30

216 柔性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導電基板的工藝性能 王娜娜; 于軍勝; 林慧; 黃春華;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8-12-15

217 聚苯胺/氧化銦復合薄膜QCM氣體傳感器 嚴曉磊; 謝光忠; 杜曉松; 太惠玲; 蔣亞東 傳感技術學報 2008-12-20

218 氧化釩薄膜的有機溶膠—凝膠制備及電學性能研究 周影; 吳志明; 許向東; 張一中; 蔣亞東 傳感器世界 2008-11-25

219 基于MgF_2波導的諧振型樂甫波器件特性研究 李杰; 杜曉松; 胡佳; 蔣亞東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8-10-20

220 磁控濺射制備的氧化釩的橢偏光譜分析 熊昊; 吳志明; 蔣亞東; 魏雄邦; 浦娟 半導體光電 2008-12-15

221 非線性光學聚合物薄膜DCDHF-2-V/PMMA的特性 蔡淵; 蔣亞東; 韓莉坤; 李偉; 廖進昆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8-01-15

222 橢偏透射法測量氫化非晶硅薄膜厚度和光學參數(shù) 廖乃鏝; 李偉; 蔣亞東; 匡躍軍; 祁康成; 李世彬; 吳志明 物理學報 2008-03-15

223 新型有機磷毒劑敏感材料的制備及氣敏特性研究 劉忠祥; 杜曉松; 蔣亞東; 胡佳; 謝光忠; 應智花; 何為 功能材料 2008-02-20

224 氧化釩薄膜在玻璃基片上的生長研究 魏雄邦; 吳志明; 王濤; 蔣亞東 無機材料學報 2008-03-15

225 聚合物波導M-Z調制器TM模的泰勒級數(shù)展開法研究 李晨; 廖進昆; 蔣亞東; 李偉; 陸榮國; 韓莉坤; 高宇 應用光學 2008-03-15

226 氣體壓強對非晶硅薄膜光學特性的影響 李世彬; 吳志明; 朱魁鵬; 蔣亞東; 李偉; 廖乃鏝 光電子.激光 2008-03-15

227 新型極化聚合物薄膜的制備及其光學特性研究 郝鵬; 李偉; 韓莉坤; 蔣亞東; 李晨 半導體光電 2008-02-15

228 六硼化鑭場發(fā)射陰極陣列的制作及特性(英文) 王小菊; 蔣亞東; 林祖?zhèn)? 祁康成; 陳澤祥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8-02-15

229 磁控濺射ITO薄膜的退火處理 王軍; 成建波; 陳文彬; 楊剛; 蔣亞東; 蔣泉; 楊健君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8-04-15

230 氧化釩薄膜的厚度對薄膜電學特性的影響 魏雄邦; 吳志明; 王濤; 許向東; 唐晶晶; 蔣亞東 材料導報 2008-03-15

231 氫化非晶硅薄膜的熱導率研究 李世彬; 吳志明; 袁凱; 廖乃鏝; 李偉; 蔣亞東 物理學報 2008-05-15

232 超薄層BCP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影響 唐曉慶; 于軍勝; 李璐; 馬濤; 文雯;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8-04-15

233 基于ADN8831的高性能溫度控制系統(tǒng)設計 郭經(jīng)緯; 吳志明; 呂堅; 蔣亞東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8-02-20

234 鐿應力傳感器的制作與應用 李重陽; 杜曉松; 蔣亞東; 曾雄 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 2008-02-20

235 聚吡咯薄膜的制備及其氨氣敏感特性的研究 謝光忠; 趙明靜; 蔣亞東; 太惠玲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8-03-30

236 新型三腈基呋喃衍生物光譜特性的研究 韓莉坤; 蔣亞東; 李偉; 郝鵬; 李晨; 李元勛 光學學報 2008-05-15

237 PVDF/PDDA靜電自組裝超薄膜的制備與表征 謝光忠; 王永; 葉蕓;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8-05-30

238 混合藍色和綠色發(fā)射的高亮度白色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英文) 馬濤; 蔣亞東; 于軍勝; 婁雙玲; 李璐; 張清 物理化學學報 2008-06-15

239 聚合物摻雜的高亮度磷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 唐曉慶; 于軍勝; 李璐; 王軍; 蔣亞東 物理化學學報 2008-06-15

240 染料摻雜劑的位置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的影響 于軍勝; 李璐; 黎威志; 婁雙玲; 鎖釩; 蔣亞東 光電子.激光 2008-06-15

241 退火對氧化鋅薄膜結晶性能的影響 杜曉松; 曾雄; 楊邦朝; 王濤; 謝光忠; 蔣亞東 功能材料 2008-05-20

242 氟助色團對芴類分子電致發(fā)光材料的光電性能影響 婁雙玲; 于軍勝; 蔣亞東; 郭國君; 張清 科學通報 2008-07-08

243 單晶LaB_6場發(fā)射陣列的電化學腐蝕工藝 王小菊; 林祖?zhèn)? 祁康成; 王本蓮; 蔣亞東 強激光與粒子束 2008-07-15

244 單層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電流傳導機制的數(shù)值擬合分析 于軍勝; 鎖釩; 黎威志; 婁雙玲; 蔣亞東 電子學報 2008-08-15

245 TPBTSi配合物的綠色有機發(fā)光器件研究 于軍勝; 李青; 婁雙玲; 李璐; 黎威志;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8-07-30

246 PVK∶NPB復合空穴傳輸層對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影響 文雯; 于軍勝; 李璐; 馬濤; 唐曉慶; 蔣亞東 光電子.激光 2008-09-15

247 銥金屬配合物磷光材料摻雜聚合物體系的電致發(fā)光特性 唐曉慶; 于軍勝; 李璐; 王軍; 蔣亞東 物理學報 2008-10-15

248 摻雜劑對聚苯胺/二氧化鈦復合薄膜氨敏特性的影響 蔣亞東; 陳璇; 太惠玲; 謝光忠; 杜曉松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8-09-30

249 多孔模板法制備聚乙撐二氧噻吩納米管光電性能的研究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應智花 分析化學 2008-10-15

250 氫化非晶硅薄膜喇曼及橢偏表征 廖乃鏝; 李偉; 蔣亞東; 吳志明; 匡躍軍; 祁康成; 李世彬 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8-11-15

251 氫化硅薄膜的晶化機理研究 李世彬; 吳志明; 李偉; 于軍勝; 蔣亞東; 廖乃鏝 物理學報 2008-11-15

252 修飾LB膜法制備的PEDOT薄膜對HCl氣體氣敏性的影響 鄭華靖; 蔣亞東; 徐建華; 楊亞杰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8-10-10

253 VO_2(B)薄膜的制備及特性優(yōu)化研究 魏雄邦; 吳志明; 王濤; 許向東; 蔣亞東 光電子.激光 2008-10-15

254 氧化釩薄膜電阻伏安特性分析 陳超; 蔣亞東; 吳志明 半導體光電 2008-10-15

255 摻硼非晶硅薄膜的電阻不穩(wěn)定性研究 楊利霞; 吳志明; 李世彬; 蔣亞東; 朱魁鵬; 李偉; 廖乃鏝 半導體光電 2008-10-15

256 BCP層對藍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效率的影響 王洪; 于軍勝; 李璐; 唐曉慶; 蔣亞東 光電子.激光 2008-11-15

257 測輻射熱計微橋結構的形變分析 張一中; 吳志明; 許向東; 周影; 蔣亞東 紅外技術 2008-09-20

258 基于PVK:NPB摻雜體系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性能 馬濤; 于軍勝; 李璐; 文雯; 唐曉慶; 蔣亞東 發(fā)光學報 2008-10-15

259 溫濕度智能傳感器軟件開發(fā) 謝光忠; 蔣亞東; 楊邦朝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3-02-28

260 受限空間內化學被覆導電聚合物薄膜研究 徐建華; 楊邦朝; 蔣亞東; 謝光忠; 王濤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05-06-25

261 有機電致發(fā)光材料的研究 鐘志有; 蔣亞東; 王濤; 黎威志; 季興橋 現(xiàn)代顯示 2005-05-30

262 便攜式毒劑檢測儀設計 應智花; 謝光忠; 蔣亞東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2005-06-25

263 雙異質型藍色OLED器件的研究 季興橋; 黎威志; 鐘志有; 高亭; 王濤; 蔣亞東 液晶與顯示 2005-06-26

264 基于Wiener濾波理論的非制冷紅外焦平面非均勻校正新算法 甄德根; 蔣亞東; 吳志明; 楊硯 紅外技術 2005-07-20

265 藍光OLED器件載流子復合區(qū)域的研究 季興橋; 黎威志; 鐘志有; 王濤; 蔣亞東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05-07-20

266 雙層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AlQ厚度優(yōu)化的研究 季興橋; 黎威智; 鐘志有; 王濤; 蔣亞東 光電子技術與信息 2005-08-30

267 氧等離子體處理改善ITO電極表面濕潤性 鐘志有; 蔣亞東; 王濤; 黎威志; 季興橋 半導體光電 2005-10-30

268 高分子濕度傳感器的研制 陳翠萍; 蔣波; 謝光忠; 蔣亞東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2005-10-25

269 有機LED平板顯示器電致發(fā)光材料的研究 鐘志有; 蔣亞東; 王濤; 黎威志; 季興橋 現(xiàn)代顯示 2005-12-30

270 常用EDA工具介紹 呂堅; 王濤; 蔣亞東 今日電子 2003-12-10

271 電場作用下PVDF薄膜的結構相變與剩余極化特性研究 葉蕓; 蔣亞東; 吳志明; 曾紅娟 功能材料 2005-12-20

272 有機層界面電荷聚集及其對OLED性能的影響 鐘志有; 蔣亞東; 王濤; 黎威志; 季興橋 半導體光電 2005-12-30

273 一種新的檢測蘆丁含量的方法 曾紅娟; 蔣亞東; 康敬萬 儀器儀表學報 2003-12-30

274 高分子電容式濕度變送器研究 謝光忠; 黃春華; 蔣亞東; 楊邦朝 儀器儀表學報 2003-12-30

275 非晶鎳鐵磁敏薄膜的巨磁阻抗效應 葉蕓; 蔣亞東 儀器儀表學報 2003-12-30

276 摻雜聚苯胺自組裝超薄NO_2氣敏傳感器研究 蔣亞東; 王濤; 李丹 儀器儀表學報 2003-12-30

277 空穴注入型CuPc二氧化氮氣體傳感器研究 王濤; 蔣亞東; 黃春華 儀器儀表學報 2003-12-30

278 氧化釩熱敏特性研究 吳志明; 蔣亞東; 牟宏; 黃春華 儀器儀表學報 2003-12-30

279 導電聚合物PEDT對固體鉭電解電容器頻率特性的改善 楊亞杰; 吳志明; 蔣亞東; 徐建華 電子元件與材料 2004-04-30

280 氣體傳感器陣列測試算法研究 太惠玲; 謝光忠; 王濤; 徐建華; 蔣亞東 傳感器技術 2004-04-20

281 非制冷紅外探測器非均勻性的校正方法 劉宇; 吳志明; 蔣亞東 傳感器技術 2004-05-20

282 基于虛擬儀器的氣體傳感器自動測試系統(tǒng) 呂堅; 王濤; 蔣亞東 傳感器技術 2004-12-20

283 化學聚合條件對導電聚合物作陰極鉭電解電容器性能的影響 徐建華; 蔣亞東; 楊邦朝; 楊亞杰 材料導報 2004-04-15

284 在鉭電解電容器多孔陽極體表面化學原位被覆聚乙烯二氧噻吩(PEDT)薄膜研究 徐建華; 楊邦朝; 蔣亞東; 黃春華 功能材料 2005-01-20

285 電子聚合物氣、濕敏特性及機理研究 蔣亞東 電子科技大學 2001-03-01

榮譽獎勵:


所獲榮譽:

1、1994年入選四川省首批跨世紀杰出青年學科帶頭人。

2、1996年獲電子工業(yè)部優(yōu)秀科技青年獎及稱號和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3、1998年獲國家政府津貼。

4、1999年獲四川省普通高!笆亚嗄杲處煛焙退拇ㄊ〗艹銮嗄昕萍紕(chuàng)新獎。

5、2000年入選國家“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同時獲“首屆青年教師獎”及“優(yōu)秀青年教師科研和教學獎勵基金”和中國電子學會組織工作獎。

6、2001年獲成都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7、2005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8、2007年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

所獲獎勵:

1、“電子聚合物薄膜氣濕敏傳感器技術”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

2、“新型導電聚合物及其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非線性濕度傳感器”獲國家發(fā)明四等獎。

4、“電子聚合物自組裝超薄膜二氧化氮(NO2)氣體傳感器” 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5、“電子聚合物濕度探測元件”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6、“DPC結露傳感器”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7、“P/C柔性復合壓電薄膜”獲機電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8、“EP-1濕度探測元件” 獲機電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聚合的力量

——記蔣亞東與他的“電子聚合物與微結構傳感器”研究團隊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并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5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6年,出任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院長;2007年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2008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各1項,當選為“四川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帶領的科研團隊獲得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授予的“國防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稱號,帶領的教學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無論是作為科研工作者、教師,還是一院之長,蔣亞東的每一個角色都嚴謹認真,每一步都走得扎實而成績卓著。20多年來,蔣亞東帶領他的隊友們在科學研究的大舞臺上忙碌著、失敗著、艱苦著也收獲著……

方向:入主流,進前沿

20多年來,從一個普通的學生到碩士、博士再到長江學者,蔣亞東把自己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地傾灑在了一個個小小的電子元器件上。

1989年,剛剛研究生畢業(yè)的蔣亞東和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導師楊大本教授瞄準了傳感器這一國際前沿的研究課題。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在電子科技大學微固樓一個簡陋的房間里,蔣亞東走上了他的傳感器之路。在楊大本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蔣亞東很快就嶄露頭角,迅速從一個普通的研究人員成長為“電子聚合物及器件實驗室”的骨干。

1998年,楊大本教授去世,臨走前他將已經(jīng)成為四川省傳感技術工程重點的實驗室交給了蔣亞東。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年輕的蔣亞東默默地接過恩師交給他的重擔,把失去恩師的悲痛藏在心底,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出個名堂來,只有這樣才對得起恩師。那時的實驗室只有3名教師:吳志明教授,謝光忠副教授,再一個就是蔣亞東自己。而且當時整個實驗室全年的科研經(jīng)費僅有7萬元,舉步維艱的境況并沒有讓蔣亞東失去信心,他和同伴們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實驗室研究和項目開發(fā)中。

一次偶然的機會,蔣亞東得知國際化學傳感會議將在北京召開。抱著對實驗室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的自信,他帶著全體課題組成員到北京參加學術會議,他和同事們輾轉于各參會單位介紹和展示實驗室,向主管的國家機關匯報研究情況和發(fā)展前景。一趟辛苦之旅換來了意想不到的大收獲:這次開會花費了4萬元,但第二年,實驗室的經(jīng)費就一躍達到了70萬元;2000年實驗室乘勢而上,科研經(jīng)費第一次突破百萬,而此時的實驗室也被批準為“新型傳感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并在幾年之后成為“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此,蔣亞東和他的這支日漸壯大的隊伍一步步向信息技術和傳感技術的國際先進水平邁進。

與此同時,蔣亞東的眼光又瞄準了另外一個后來讓團隊奪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新方向。一次出去開產品展示會,蔣亞東發(fā)現(xiàn)國外研發(fā)的手機、筆記本的電容器是用一種新型有機材料制成的,不但體積小而且穩(wěn)定性強,而國內的同類產品還是用無機材料做的,體積是別人的3倍大,而且穩(wěn)定性還差!叭绻镁酆衔飳щ姴牧蟻碜瞿?或許有望比國外做得更好”。2000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該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位在“導電聚合物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的科學家,看到這則消息的蔣亞東臉上露出了微笑:自己走的正是一條前沿的研究之路。

一邊是“電子聚合物薄膜氣濕敏傳感器技術”的研制,一邊是“聚合物導電材料及其在電容器中的應用”的探索,從1998年到現(xiàn)在,蔣亞東帶領他的隊友們在人生最輝煌的10多年間,在科學研究的大舞臺上忙碌著、失敗著、艱苦著、也收獲著……

攻堅:小器件終成大產業(yè)

2005年4月20日,在蔣亞東的主持帶領下,歷時六年研發(fā)完成的“片式有機固體鉭電解電容器及其制備方法”等三項相關技術以380萬元成功轉讓,而這還僅僅只是開端。

在《國家科技進步獎的推薦書》上,這個團隊通過技術轉讓及開發(fā)實現(xiàn)效益700多萬元,通過生產銷售累計新增利稅上千萬元,而這樣的成效,正是徐建華加盟團隊的時候,蔣亞東向他描述的廣闊“前景”!白鳛閳F隊負責人,蔣院長具有很強的前瞻意識,他帶領我們所做的,都是前沿性的研究,即使在此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技術難題。”徐建華說,剛剛接手聚合物電極材料這個研究課題時,搞有機材料的他只知道這是一種近年來才發(fā)展起來的全新電子信息材料,雖然國內早在10多年前就有單位在用這種材料做電容器,但都還沒有做出結果來!爱敃r國內在該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合成、材料特性方面,器件研究較少,聚合物電極材料及相應電容器更是未見報道,相關單體的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制備與性能控制、聚合物陰極電容器的制備及生產工藝等方面存在許多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

骨頭雖硬,但也要去“啃”。經(jīng)過反復的討論和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要實現(xiàn)導電聚合物在電容器上的應用,要實現(xiàn)片式固體電容器體積小、容量大、工作溫度寬、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就要攻破三個關鍵技術:隔離技術、在線摻雜技術、表面活性技術,而這其中最難的是后兩項技術。“芯片做上去以后,相關溶液卻始終無法滲透,這樣就導致電容器沒有容量”。為此,負責在線摻雜技術的徐建華不得不帶著他的研究生前往遠在貴陽的國營4326廠反復做實驗。這是一段艱苦而又無法預計的旅程,遠離家人的生活、遙遙無期的成功路,眼看著時間隨著實驗室里倒掉的溶液一同遠去,徐建華焦急而又無奈,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成功總是姍姍來遲,看著一點一滴慢慢滲透的溶液,徐建華欣喜地給蔣亞東打了一個電話。

“化學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有時候可能你一下就得到結果了,但有時候失敗很多次也得不到想要的結果”。負責表面活性技術的唐先忠雖然沒有像徐建華一樣遠走他鄉(xiāng),但是卻一樣為溫度催化劑的調和、容積比熬白了頭發(fā)。“那時候甚至每天晚上睡覺都在想失敗在哪里,就怕投了錢、費了時間、花了人力卻做不出來”,唐先忠說。為此,蔣亞東帶著他不斷地去考察市場需求,研究材料的合成。整整做了3年時間,失敗了無數(shù)次,電容器材料的關鍵技術才成功攻破,產率達到了50%,“做研究就是這樣,失敗的次數(shù)永遠比成功多”。

而相比電容片而言,傳感器的難度還在于器件結構的設計、敏感材料的配方上,“在做結構做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這種結構在國際上已經(jīng)有了,于是又不得不研究新的結構!安牧吓浞揭彩且粋難題,整整花了我們兩年的時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摸索和失敗”。從一來團隊就進行傳感器研究的謝光忠說,“在最開始很多次失敗后,大家甚至都有了想換方向的念頭,但后來還是都堅持了下來”。

從基礎研究、材料配方研究,再到結構設計和整體工藝,最后是性能測試,這樣的流程團隊不知道重復了多少次。整整18個年頭,實驗室的所有人員的精力都耗費于此,最終形成了9項新產品技術標準,定型生產了多種不同型號規(guī)格的傳感器及變送器。而期間的艱苦是沒人知曉的,“那時候真是難啊,有時候我們甚至好幾個星期都在外面跑,”唐先忠說,團隊開始的時候由于經(jīng)費少,出差都是吃面條,有一次一連三天他和蔣亞東在北京考察,每頓都是這樣打發(fā)自己的。

在光電學院墻壁上掛著一幅巴金的名言:理想不拋棄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們就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這正是這群人最好的人生寫照。

團隊:凝聚力量協(xié)同作戰(zhàn)

說到團隊的成功,團隊的學緣結構優(yōu)勢不得不提。與國內部分高校人才隊伍“近親繁殖”不同,團隊的學緣結構是典型的“遠緣交雜”,團隊目前只有蔣亞東教授和王濤副教授是土生土長的成電人,最早加盟團隊的吳志明教授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李偉教授、謝光忠教授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唐先忠教授、徐建華教授畢業(yè)于南京理工大學;于軍勝教授從喬治亞理工大學歸國……不僅如此,團隊的20多名教師所從事的專業(yè)也是各有不同,有學材料的、有光學的、有微電子的、還有專研器件工藝的……

“我們團隊集中了從材料制備到器件工藝整個流程的老師,不同專業(yè)的老師協(xié)同作戰(zhàn)既是科研的需要,同時也是團隊快速發(fā)展的關鍵”,蔣亞東說。“遠緣交雜”的學緣結構為團隊科研發(fā)展提供了優(yōu)越的人才基礎,看是雜亂無章的學緣結構正是團隊不斷獲得成功的基石!熬湍眠@兩個項目來說,吳志明教授設計和制備了相關器件的功能結構;徐建華教授長期在工廠科研的經(jīng)歷,為團隊在實驗室和工廠之間搭建起了良好的合作橋梁;謝光忠教授主要解決了器件工藝的困難;唐先忠教授負責材料的制備合成;楊亞杰博士電容器器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李偉、于軍勝、王濤等都做出了相應的貢獻。”

對于這點,唐先忠很有發(fā)言權,“可以說,我的人生自從加入團隊以后才有了不一樣的意義。在成電的二十年時光,我經(jīng)歷人生兩個反差巨大的階段:前十年,孤軍作戰(zhàn),沒有科研項目、沒有成果、沒有論文,除了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外,更多的是虛擲時光;1998年以后,我有幸加入了這個團隊,在大家的幫助下,這10年,我有了任務,有了成果,科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十多年來,唐先忠負責完成兩項、參與完成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其中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或技術發(fā)明二等獎,近三年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

在團隊里,來自不同的學校和學科背景的人協(xié)同作戰(zhàn),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以前團隊在高水平論文的發(fā)表上一直沒有取得很大的突破,當具有豐富國外科研和英文論文寫作經(jīng)驗的于軍勝教授加入團隊后,這種情況得到很大的改觀,很快就有了一系列高水平論文在國際頂尖刊物上發(fā)表,比2005年以前增長了一倍多。

團隊的成功,還有一個關鍵不得不提:那就是團隊帶頭人蔣亞東。十多年來,蔣亞東教授把這個擁有近二十余位老師,100余名博士、碩士的團隊打理得井井有條,生機勃勃。他為團隊的發(fā)展傾注了無數(shù)的心血!八刻旃ぷ14個小時以上,在實驗室的時間比睡覺的時間長。他往往一天要接連參加好幾個講座和學術會議,他就趁會議之間的空隙,抽出幾十分鐘打個盹又繼續(xù)工作。每次出差回來還來不及回家看看,他就帶著疲憊的身體匆忙趕回來,向我們傳達最新的消息,安排下一步的工作!碧葡戎医淌谡f。蔣亞東的精神激勵著團隊的每一個人!拔覀儓F隊的所有老師都沒有休息日,幾乎每天都干到晚上10點以后,加班加點是常事,不是每次付出都有回報,但是只要你不斷地付出,就肯定會有回報!毙旖ㄈA教授說。

十多年來,蔣亞東與他的這幫兄弟同甘共苦,潛心鉆研,終將團隊打造成為一支作風過硬,多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杏补穷^的王牌軍。

教學:因材施教嚴謹治學

身為光電信息學院的院長,蔣亞東的業(yè)務非常繁忙,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老師。從教20多年來,從為本科生上課到為碩士和博士生授課,每次上課前,蔣亞東總是要拿出兩天時間準備。

“老師不認真負責,不熱愛自己的崗位,怎么能教好學生呢?”蔣亞東用行動踏實地詮釋了這句話的意義。時間再忙、再緊,蔣亞東都要定期與學生見面,了解學生們有沒有問題要問,有沒有難題需要他去指導。

“只有嚴謹?shù)刈鍪,讓學生養(yǎng)成踏實的作風,他們將來才會有所成就,這也是我們老師的職責”。在蔣亞東的嚴謹治學態(tài)度的影響下和嚴格要求下,如今在新型傳感器重點實驗室,碩士期間就能發(fā)表七八篇論文的學生也大有人在。

如何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收獲到更多的知識是蔣亞東一直追尋的教學方法。在“傳感器件”這門普遍認為枯燥的課程的教學中,蔣亞東和課程組的老師們一起研究探索啟發(fā)式的教學,結合教學內容穿插國際前沿動態(tài)、本學科在本研究領域的地位等生動新鮮的內容,激發(fā)同學們的求知欲望!按笕龝r,我選了蔣亞東教授課題組開設的《傳感技術》課程。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感覺有點難學,但蔣亞東教授和他課題組的老師們通過新穎的教學方式,把課程講解得有聲有色,課堂氣氛也是非;钴S,而且老師們結合學科的前沿發(fā)展,給學生們講解了傳感技術的新型研究領域,使學生了解到了許多課外知識。同時老師們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素質,通過半年的學習,我對這門課程有了深入的了解。”一位2003級學生曾經(jīng)在對《傳感技術》的課程的評價中這樣寫到。

“不但教學理念要不斷變化,針對不同的學生,培養(yǎng)方式也要有變化”,蔣亞東在培養(yǎng)學生上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本科生側重于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生側重培養(yǎng)于動腦能力。

管理:真抓實干謀劃發(fā)展

“我做人就相信兩點:一是要知足;二是要不斷尋找新的方向。”對于工作條件和名利,蔣亞東把它看作是身外之物,并不在意,對自己個人得到的一切他似乎也早已滿足,而現(xiàn)在最令他掛念的還是團隊所做的研究的進展和光電信息學院未來的發(fā)展規(guī)劃。

2003年,憑借蔣亞東出眾的才華和領導能力,學校對他委以重任,讓他出任光電信息學院副院長;2006年,出任光電信息學院院長。在來光電信息學院之前,蔣亞東對學院并不熟悉,而當時光電領域的發(fā)展在全國正處于低谷。他走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家底”。經(jīng)過調查,蔣亞東發(fā)現(xiàn),學院的凝聚力不夠,師資力量還很薄弱,而且學院在光通訊、傳感器紅外技術、信息顯示科學與技術、激光與科學工程四個方向的研究成效不突出。

針對這些問題,蔣亞東提出對學院師資進行整合,落實好學科帶頭人的責任;提出以兩個系一個工程中心為主的“一院三體”的發(fā)展規(guī)劃。同時蔣亞東每年給自己和學院一個工作目標,并帶領學院努力去完成。

幾年來,在蔣亞東的帶領下,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如今的光電信息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抓住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機遇,促進學科交叉與聯(lián)合,不斷提高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承擔了光電信息領域的重大科技任務并為社會培養(yǎng)出了許多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質量人才,學院擁有多個專業(yè)、兩個系、四個部省重點實驗室以及一個工程中心的一期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單位。

永遠真抓實干,永遠嚴謹治學,永遠在研究之路上忙碌奔波著,蔣亞東就是這樣。

來源:《科學中國人》2010年第9期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